时间福地崩灭化作一件奇物。
若非是此物绊住了,耽搁了分家,说不得他们一家去年底就到东海来了。
“姐夫客气了,你跟姐姐都是医家门人,这阳石交到你们手上,才能治病救人。
留在我这除了祭炼法器,别无他用了,现在我也不缺法器使,不如交给你们,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余书洋又劝说一回。
天地间造化无数,天材地宝更有许多,一味的囤积宝物,不过是个捡拾松子的松鼠,最后都留在树洞中发霉。
修行不仅仅是炼法术,还有心性的修为,不能贪吃多占,这样只会成为修行路上的累赘。
就像先时余书洋对三聚顶术的不在意,他的修修行根基是下丹田金丹道,那就是玄武水法做命功,天风法做性功,剑道做护身手段。
白有元见妻弟言辞诚恳,眼神更是纯正无邪,知道这就是余书洋发自内心的想法,也就不在推辞了。
随后鱼母就叫了一桌子饭菜,一家人好生吃了团圆饭,说话间不无感慨,说鱼父运气不好,没赶上团圆饭。
话虽然是这样讲,余书洋、余子兰姐弟俩,全都听的明白,自家老娘是想念闭关的丈夫了。
他俩十分默契的一对眼神,开始转移话题了,眼下鱼母修行已经到了六品初期,自然也处于血脉反噬中,也就是自我认知的劫数中。
“母亲,你说我跟有元来了东海,也不能整天吃闲饭,还是得找门营生才好。
不如,开一间药铺怎么样?有元家里以前就是干这个的。”余子兰看着鱼母询问道。
鱼母听了摇摇头,说道:“这东海不比中州,这边物产匮乏的很,想做药材生意,就得有货源才成。
这货源就难办了,无论是从九州内陆来的海商,还是东海本地的大药商,都已经把市场瓜分干净了。
你九弟有一门栽种芝草的法门,能自家大量种植,每月采收三百万斤,也是左右腾挪,才有现在的气候。
你俩的事我也想了,不如在面馆里开个养生汤的馆子,做些滋补的饮品来,暂时把医馆的名号立起来。
到时候,你俩在馆里是义诊,还是坐堂问诊,全都随你俩的意,等到名气够了,再到再次开个医馆。”
余子兰听了母亲的话,也觉得可行,又看向丈夫让他拿主意,他们两口子,若是论治病救人还得是白有元。
巫医没有五运六气,救治常见病确实不如草药医,相比之下,她们更精通于治“鬼病”。
“如此就劳烦岳母了,这次分家,我跟子兰也分到一次资财,再加上这些年积攒的。
不如直接开个医馆吧,这样我跟子兰也多个落脚的住处。”白有元是个老实的,不想白占岳家便宜。
余书洋再一旁看了,心知鱼母是想将二姐夫一家留一留的,就先帮腔道:“二姐夫,你说这话就外道了,咱们这还能缺了你们的住处。
你不知道眼下咱们家的情况,面馆这里母亲分身乏术,须得时时盯着才好。
家里购置的两处地方,一个在这边岛上,那边父亲在闭关,山上并没有多余人手。
另外一处海岛,都忙着耕种不休,也是没有多余的人手,现在你们来了,就暂且留在店里吧。”
白有元被妻弟劝住,也不再提外出开医馆的事,这边余书洋见着气氛缓和了,又把要去青丘岛的事跟鱼母讲了。
“母亲,我去那边,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三五年就回来了,今天过来专为辞别的。
另外就是把黄巴山带来给您看看,顺便问一下,是让他跟我一块去,还是留下来陪您?”余书洋望着母亲问道。
鱼母早先就知道余书洋要去学艺的事,她看了仨外孙一眼,说道:“跟你去学艺也是无用,不如留在店里吧,我给你八姐去信只会一声。”
余书洋听了点点头,又劝说道:“您不如也算八姐他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