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91章 对父皇的试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1章 对父皇的试探(2 / 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太祖皇帝虽然限制武将权利,却谈不上轻武。

真正轻武的是太宗皇帝。

但是太宗皇帝不轻武,就不会出现轻武的现象么?

赵兴觉得轻武现象可以说是必然的。

因为重视读书人,导致读书人地位过高,哪怕太宗皇帝不轻武,文臣一样会打压武将。

这是自古以来的必然现象,并不是赵兴为自家老祖宗辩解。

很多政策在开始之处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但是发展过程中被人加以利用,产生一些弊端这是必然的。

把后续产生的影响,全怪到某一个人头上,有些过于片面了。

真要这么论,那导致唐朝灭亡的藩政割据问题,真要追究起来,得算在李世民头上。

李世民灭亡吞并了草原多个政权,打下了天可汗之称。

但也在北方安置了投降的大量游牧民主。

为了压制这些游牧民族,才在北方驻扎了重兵。

同时用游牧民族的将领在唐初就有不少。

即便没有安禄山,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了。爆发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但是能去怪李世民么?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灭国,能怪他不该征高句丽么?

赵兴将来肯定是要解决文贵武轻的局面的。

他不确定能不能成功。

但若是成功了,可能若干年后,大宋也会被某个武将给灭掉。

凡是有得必有失,不能以过来论功。

“朕没说汉武帝不该伐漠北,只是没必要弄到穷兵黩武的地步。他完全可以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实力后,就停手。何必一路打到漠北去?

那里远离中土,又不能耕种,根本不适合汉人生存,只是空耗国力罢了。”官家摇头道。

“或许吧,不过毕竟没有发生,也许汉武帝不打到漠北,彻底击垮匈奴,要不了多久匈奴就会恢复,再次卷土重来呢?很多事,选择不一样,结果如何谁又知道呢。”赵兴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

官家微微颔首道:“朕跟你说这些,就是希望你能够循序渐进,不要太过着急。朕知道你心有大志,但你既然刚刚说到隋炀帝,就该知道隋炀帝之所以失败,就应为太过急于求成,总想着毕功于一役。

唐太宗也曾出兵高句丽,见势不可为便退兵了。最后高宗时期,才成功灭掉高句丽。

朕知道你想解决朝廷的积弊,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越急不仅解决不了积弊,反而有可能会加重。明白么?”

“父皇说的儿臣明白。”赵兴笑了笑说道:“儿臣这次之所以如此强硬,是和大相公演了一场戏。否则儿臣也不会这么做。”

“淹了一场戏?”官家闻言一愣。

赵兴把其中的缘由和官家说了一遍。

其实赵兴根本没有想过真的能对高渤的家人怎么样。

本意只是想把高渤发配边疆。

至于处理他的家人,赵兴虽然想,却也知道阻力太大,并不现实。

所谓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他若是一开始下达的旨意是把高渤发配边疆,一样会遇到阻力。

赵兴这么做也存着试探的目的。

一是试探朝臣的态度,二是试探韩章的态度。

朝臣没有让他失望,旨意一下达就过来了。

而韩章也没让他失望。

其余人都反对把高渤发配边疆,更别说牵连其家人了。

但是韩章开口,直接说高渤可以发配,不能牵连其家人。

赵兴求上得中也起来效果,其余人对于保高渤本就意向不高,在韩章那么说的时候,也默认了这个说法。

结果赵兴大发雷霆,把众人训斥了一遍。

韩章又趁机说,高渤家人可发配不可充入教坊司。

让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