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56章 出兵之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出兵之议(2 / 3)

那些官员自然不信,加上严宽又这么急着回去,显然有什么问题。

可是严宽不说,他们也无可奈何。

也有人说这次出使目的没有达到,不能这么快回去。

但是严宽是主使,他坚持要回去,其余人也只能服从。

当天严宽就告知辽国负责招待他们的官员,明日他们就要回城。

辽国官员装模作样的挽留了一下,就上报了上去。

很快辽皇那边就传来消息,准许了此事。

次日一早,严宽等人就乘坐马车,离开了上京。

几日后,严宽一行人抵达霸州城。

他在霸州休息了一日,亲笔写了一封扎子,用八百里加急送往汴京,第二日才启程回汴京。

在严宽启程回汴京的时候,盛长松也接到了赵兴的信。

赵兴信中说,答应李戈加快交易的请求,尽快完成交易。

盛长松看完信,连忙派人联系李戈商议交易之事。

霸州距离开封一千多里路,第二日傍晚,信使就抵达了汴京。

官家看完信后,立即召集朝中重臣,商议此事。有人主张应当出兵围剿,有人则担心这是一个圈套。

严宽觉得辽皇和耶律重元不会联合起来给大宋下套。

但是却不代表辽皇不会利用耶律重元下套。

或许这次派兵袭扰,是耶律重元的主张。

辽皇也想借大宋之手削弱耶律重元的势力。

但是辽国人不是傻子,大宋能够在辽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找到辽军藏身之所,并完成围剿,很可能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耶律重元损失太大,必然也不会善罢甘休。

辽皇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也会质问大宋为何出兵进入两国缓冲之地,从而逼迫大宋增加岁币。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官家一时也十分犹豫,拿不定主意。

…………

送八百里加急信件的驿卒,一路换马不换人,沿途关隘城池,即便夜里,也得开关放行。

即便是在汴京,也允许纵马。

如此大的动静,根本不可能瞒的住。

赵兴得知消息后,就匆匆前往了皇宫。

到达皇宫,得知父皇和一众大臣正在议事,赵兴只能在偏殿等着了。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一个太监过来禀报,说议事已经结束了,官家让他过去。

赵兴闻言来到了龙图阁,行礼后,问道:“父皇,儿臣听闻北方有八百里加急传来,可是北方边境出了什么事?”

“不是北方边境。”官家摇了摇头,招呼赵兴坐下,把事情跟赵兴说了一遍。

赵兴听完眉头微皱,结合李戈突然提出加快交易速度,得出了一个结论。

大宋面对辽国硬气不起来,除了畏惧辽国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北方无险可守。

虽然这些年大宋为了防御辽国骑兵,在北方制定了严密的防御措施。

然而辽国若是大举入侵,依旧很难抵御。

辽国只需要突破北方的防护措施,根本不需要攻破前沿城池,直接突入后方搞破坏。

后方城池守军很少,大宋因为缺少骑兵,边境城池虽然兵力不少,在那种情况下也不敢出城和辽国野战。

若是大宋北方有一座险关,即便打不过辽国也能防守。

自然不会畏惧辽国,岁币什么的更不会给了。

水泥的出现,让辽国坐不住了。

毕竟有了水泥,完全可以人为的制造险关,到时候大宋就不用随时面临辽国兵锋的威胁。

这就好比有个邻居,老实又好欺负,两家之间连个围墙都没有,随时可以去欺负欺负。

这个邻居为了不被欺负,每年上交保护费。

突然有天,邻居要在两家之间修建围墙,隔壁的恶邻自然要想办法阻止。

但是辽国内部不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