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开会由你来主导,让我看看你写的章程如何。”
车厢内。
老太太手中拿着柔软的黑色布料,仔细擦拭着眼镜镜片,表情平淡的对身侧小女儿说道。
组织作家上前线采风,可大可小。
去年的组织规模就已经不小了,今年还要继续扩大,扩大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作家上前线采风。
即使一个地方里出两三个,那也是好几百人。
这样一来,即便是江云霞身为副部长,也要严阵以待。
但她愿意给小女儿一个机会。
“我知道了妈,我不会让您失望,我也绝不会输给蒋婷。”
宁秋月眼中满是自信,她紧了紧怀里的公文包,浑圆丰挺的乳儿,都被挤压得从衬衣扣子之间的缝隙里溢出。
公文包里,是满满当当的文件。
自从前两天从母亲江云霞这里得到应允后,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
在母亲,在工作上得到认可,甚至是从国际航空总公司更进一步的机会。
宁秋月在国际航空总公司虽然是个中层领导,但没有实权,甚至悠闲到好几个月不去上班都没人知道的那种,就连下属都没有几个。
更何况这段时间蒋婷连续两篇论文刊登,一时间和她那个便宜侄子程开颜,俨然成了学术界新星。
这让一直以来自持身份高贵,从小到大都是周围人的视野中心,自认能力不下于蒋婷的宁秋月如何能忍受。
于是在得到老太太的认可后,宁秋月当天晚上就扑在这个计划上。
她熬了两天两夜,这才规划好军旅采风详细计划,甚至还低头找来了在文化部工作的大嫂唐明帮忙查漏补缺。
“你有自信就好,要不是你当初自暴自弃,被王自儒耽误了,不然你现在的成就绝对远超阿婷。”
江云霞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知道了,这次就让蒋婷的侄子来帮我,完美达成这次作家前线采风任务。”
宁秋月轻笑一声,她现在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蒋婷那个女人听到这个消息的表情了,肯定很有意思。
其实她也没想到,对谁都那么冷淡蒋婷,居然会因为便宜侄子而向自己的低头,接受自己的威胁。
“你什么时候不把阿婷当做对手,你就算成功了。”
老太太没有看她,自顾自推门下车,她头也不回丢下一句,径直离开。
宁秋月脸色一沉,默默跟了上去。
趁着开会前的时间空档,宁秋月就在老太太的办公室里,再次将做好的计划稿通读一遍,争取做到滴水不漏。
上午的会议,在总政四楼大会议室举办。
邀请了总政不少部门的领导前来,此外还有中作协,bj市作协,以及武装部的领导前来参加会议。
毕竟是涉及到前线部队、作协以及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由不得总政不重视。
一大清早。
整个总政部就已经像注入动力的机械造物,一个个零部件转动了起来。
各个部门的领导准备着发言稿,时刻准备上台发言。
干事们拿好学习小本,准备做好会议记录。
上午十点,会议如约开展。
宁秋月跟在江云霞身后,走向会议室。
楼梯尽头不远处的走廊上。
十多个身影正扶着栏杆,看向远处城市的景象,亦或者围在一起聊着天。
其中一个头发白,身材微胖,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头,引起了二人的注意。
刘白玉。
自1936年开始创作,著有《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其中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
未来他的长篇军旅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