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白皙微汗的额头,悄然抬手用衣袖给她擦了擦。
而刘晓莉很是迟钝的没有什么反应。
因为低头,而露出的白皙粉嫩的耳尖,却泛着粉霞,格外可口。
显然她被自己出卖了。
车厢气氛和谐自然,带着淡淡的暧昧与温馨,让二人有些沉醉。
这时:
“咣当咣当——”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咣当咣当——”
火车响起长长的鸣笛,车轮滚滚向前。
属于二人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
火车出发时,已经十点了。
车厢安静,只有翻书的声音。
这次有些幸运,偌大的车厢里就两人,所以两人都占据着一个下铺面对面坐着看书。
看了会儿书,就到了饭点,两人去打了点水洗把脸,然后到餐车吃完午饭。
回来后,刘晓莉继续看了会儿书,程开颜则拿着笔记本思考着新的作品。
在昨天见证了刘晓莉和朋友们的深情友谊和绽放的青春年华,他心中也不禁跟着共鸣几分。
刘晓莉在江城歌舞剧院的担任舞蹈演员,而他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在南疆那边的军区文工团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现在回想起那些在文工团过往的经历,有风光,有不堪,也有伤痛,不由心中唏嘘。
他昨天就想记录下点什么,写作无非是将内心的表达传递给他人。
程开颜看了看坐在对面倚着小桌板安静翻书的女孩,干净秀气的俏脸被手掌托着,举手投足间带着骨子里的优雅和自然。
这样的女孩,他在军区一级的文工团都没有见过。
他想到刘晓莉的职业以及自己曾经在南疆那边文工团工作的经历,“那就写篇关于舞蹈,关于文艺,关于青春年华的故事吧。”
程开颜靠在车厢的铁皮上,感受着铁皮的温度在纸上写下,舞蹈,文艺,青春……
以及芳华二字。
这是他在想到这个主题后,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在一群军队文工团青年成长的青春故事。
主要围绕善良但命运多舛的刘峰和受尽欺凌的何小萍,以及他们与文工团其他成员之间的友情和爱情。
他们随着大时代的变迁,经历从青春的梦想到现实的残酷,最终面对各自的人生转折。
元素较为齐全,但故事的内容与和思想终究是一部类伤痕文学的作品。
另外,文工团之间亦有差别。
文工团,就是文艺工作团的简称。
大致有文工团、宣传队两种,还划分有专业,业余两类。
70年代,按规定各大单位才能有专业文工团。
大单位的意思,即各军区、军兵种、各总部和海军舰队、军区空军经中央军委批准定编的文工团宣传队。
各军、师和省军区、军分区的文工团宣传队,尽管有的水平很高,但仍是业余的。
这业余的和专业的区别可就大了,不光是编制上,待遇上也不一样。
专业文工团的正式演员都是干部,最低也是正排级。
业余文工团的演员算战士,什么时候提干那是以后的事。
在服装上也是一目了然,干部演员穿四个兜的,战士演员穿两个兜的。
不过,说是业余的,实际上不少都是吃“专业饭”的。
和后世的劳务派遣类似,拿着“业余”的待遇,干着“专业”的活。
七十年代中期,部队专业和业余文艺演出团体数量多,编制大,人员多。
对社会上的文艺青少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会唱歌、跳舞、拉乐器甚至翻跟头的中学生,都被特召入伍当上了令人羡慕的文艺兵。
程开颜那时候的经历就是这样,不过他一开始是战士,有一次部队里来了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