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评论中看到陈独秀这样说:“儿童文学应该是儿童问题之一。”
他席地而坐,多看了几本。
发现在国内儿童文学这个词语居然起源于五四运动时代,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更催生了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
从一开始,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就将祖国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与儿童问题联系起来,将儿童教育与深刻影响儿童成长的儿童文学作为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的旗帜立了起来。
鲁迅先生最先在《狂人日记中呐喊“救救孩子”,并指出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的生产,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与其并称“周家兄弟”的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的文章《儿童的文学,更是热情鼓吹儿童文学,他说:“中国向来对于儿童,没有正当的理解,不过是将其当做缩小的成人,拿什么圣贤文章灌输……其余的一概抹杀。”
……
一连看到了一个多小时,程开颜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这篇论文逻辑缺陷可能出现在哪儿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从三大母题的方向解析着那几部经典作品,对理论和发展历史方面的著作倒是不曾看过。
一是,从三大母题的方向,依靠几本儿童文学经典著作去论述、证明论点,而没有一个确切的逻辑顺序,实在机械且简陋。
若依照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依照各时期的特点去解析,这就相当于给论文增添了一具骨架。
二是,本理论与儿童文学其他理论上的相互配合补充,当然这不是论文的要点,只是作为论文末尾的补充和拓展。
“果然是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啊!一语击中问题关键点,厉害我的姨!”
忽如其来的思路与灵感,让程开颜精神振奋不已。
另外他写的这三大母题是有关儿童文学鉴赏批评,审美方向上的理论,而非创作方向上的。
与儿童本位论等著名的创作理论,能够起到不错的相性。
不过思路终究只是思路,涉及到历史发展和多种理论有机结合的繁重工作,恐怕自己一个人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看来还是得寻求蒋婷的帮忙。
“就这样!”
程开颜又起身翻找了几本著作,例如周作人的《童话研究《童话略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儿童文学本位论……
找完便起身走向最近的阅览区,找个位置坐下,阅读一番。
这篇论文可是他的心血,比写小说累多了!
程开颜这样抱着一摞书的境况,引起了少数人的注意,他们抬头看来。
其中就有纪庆兰,看到了程开颜的第一反应,就是眼中闪过一抹厌烦。
她迅速看了眼身侧的赵瑞雪,看到她手背抵着下巴专心做着试卷,并未注意到程开颜的身影,纪庆兰这才松了口气,在心中埋怨道:
“真讨厌!这人不去陪对象,怎么跑图书馆来了?还好瑞雪没有看到,待会儿早点离开算了。”
在看到程开颜已经在不远处就近坐下,也没有注意到她们二人的身影。
她又不乐意了,心中气呼呼道:“什么眼神啊!这都看不见!”
只能说女人心海底针,捉摸不透。
又过了一会儿,赵瑞雪啪嗒一声放下手中的钢笔,随口问道。
“庆兰你坐会儿,我去水房打点水,你的杯子里还有水吗,我去给你打点?”
“啊?”
纪庆兰的视线正盯着程开颜咬牙切齿,听到这话连忙收回目光,拿起杯子打算给赵瑞雪倒点儿,免得待会儿赵瑞雪去倒水被程开颜看到就不好了。
刚拿起水杯晃了晃,发现其中空空如也后,她圆润的脸顿时僵硬起来,只好说:“那你小声点……”
“???什么小声点?”
赵瑞雪听到这话,疑惑的看着她。
“我是说……别打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