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120.第120章 人民文学来了篇爱情(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0.第120章 人民文学来了篇爱情(求订阅)(2 / 3)

无语。

人民文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事实上二者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为全国文协作协的直属机关刊物,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当代才是人文社的亲儿子。

但二者确实渊源深厚,《人民文学曾是在人文社出版的刊物,很多在人文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之前都曾在《人民文学上连载过。

《人民文学创刊至第三卷第二期,出版、发行均由新华书店承担;

自第三卷第三期起,出版方改成人民出版社;

第四卷第一期起,改为人文社,

另外一点就是《人民文学的排版、校对、出版工作都由人文社承担,人文社校对科专门设立有期刊组,负责期刊的校对工作。而且《人民文学的人员与人文社也多有关系,比如社长严文井,副主编秦兆阳等人都是人文社的,后来才调任到《人民文学。

听完刘茵的解释之后,程开颜点头赞同,刚才他眼睛都看了,眼里脑里心里全是人民二字。

两人说话之间的功夫,来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刘茵冲里面喊了一嗓子:“老崔!有人来了,快出来认人,再不出来我领走了啊!”

“啥事啊?刚一上班就听你刘茵的大嗓门!”

编辑部里,走出来一个国字脸,戴眼镜的中年男人,面相严肃中带着儒雅,并未留有胡子。

此人正是崔道怡,人称bj四大名编,为人极负责任。

他是1956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不久后加入到《人民文学编辑部。

当时正好王蒙写了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了了巨大反响,于是人民文学编辑部的编辑们看着血气方刚的崔道怡,调侃着说我们编辑部也来了个年轻人啊!

“你们人民文学来了个年轻人,说是张主编请过来的,你给看看认不认识?”

刘茵撇开身子,将身后的程开颜让出道来给崔道怡看。

“崔编辑你好你好,我是程开颜之前与张主编约好了的,要是不认识的话,可以找王蒙,王老师他认识我。”

程开颜自我介绍道。

“程开颜?”

听到这话,崔道怡与刘茵二人的眼睛一亮,连忙相视一眼。

很快就意识到这位年轻人就是不久前一篇《芳草引起巨大反响,甚至变相推动了某个政策落地的程开颜!

“咳咳,刘茵啊,你们当代今天不忙吗?小程同志就由我来接待好了,你就先回去忙吧。”

崔道怡瞥见刘茵眼里的光彩,不动声色的说道,大有你一当代的编辑来我们人民文学凑什么热闹啊!

“嗨忙什么啊,闲得慌,我就看看。”

刘茵则一副不碍事的模样,推着两人进屋。

她当编辑这么多年了,自然清楚这位小程同志腰间的包里是什么东西。

毫无疑问就是稿子呗!

来都来了,当然要见识见识这个程开颜同志写完芳草之后的这部小说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

当前文坛,不乏写完一部知名作品之后,就泯于众人的作家,江郎才尽也不稀奇。

当然这倒不是在说程开颜江郎才尽,而是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的生活阅历其实不足以支撑他太多的文学输出,需要时间来积淀,学习。

相反刘茵还很看好他,因为年轻,可塑性强,成长性强,值得培养。

八十年代编辑和作家之间的关系,既是编辑与写作者的关系,也是朋友知己,更是良师益友,这时候趣味相投的人们可以没日没夜的待在一起,一杯酒,一杯茶,可以从早到晚,聊个不停。

这种亲密的互动和信任关系,不仅维系了作家与刊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崔道怡见不能把刘茵轰出去,只能无奈的带着两人进屋。

下午两点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