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天气正燥热。
新阳县汽车站外,几位蹬人力三轮的师傅守在树荫底下抽烟聊天,突然有人吆喝了一声:“来活咯!”
一位抽旱烟的老师傅忙抬起头打眼一瞧,原来是两辆跑长途的大巴车开进了站内。
坐长途大巴的人行李一般都不少。
老师傅笑得一口黑牙裹不住,收起旱烟袋子在鞋边磕了磕,把烟杆斜着往裤腰后面一别,麻溜儿地骑上车随同其余人一起骑到了出站口那边。
很快出站口便闹哄哄地涌出来一批人,行李箱、编织袋、蛇皮袋……笨重的行李随着人流一起被挤了出来。
站口接亲友的早摆好了架势,几位蹬三轮的师傅坐不住,索性也跟着迎了上去吆喝拉客。
宋卫国和谭淑媛两夫妻便是这返乡人潮中的一份子。
“卫国!卫国!哎哟……别挤了!”谭淑媛踮脚张望着老公宋卫国的身影,她身材细瘦,手里还提着个大包,被两边的人挤得就像根原地打转的细棍。
宋卫国身上行李更多,背上背着一大包不说,手里还提着两包。
他原本都跑出去了,一看媳妇儿还在人堆里面,又忙折回去拽驴似的把她给拽了出来。
谭淑媛站定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先低头检查身上的新裙子有没有被扯坏,发现裙子完好无损只是稍微有些皱了后便指着“新阳县汽车站”的牌子好一通抱怨道:“这修的什么破汽车站!出站口就两三个人宽,出设计图的人脑子进水了吧!”
谭淑媛是艺术团出身,早年在团里那可是号称百灵鸟!不光唱歌嗓门又灵又亮,骂起人来那也是穿云裂石。
再加上她脸盘长得好,身材也好,穿上时兴的鹅黄波点裙往那儿一站,水灵灵的就跟那挂历画上的模特似的。
一时间,所有人甭管站内站外的都朝她看了过来。
宋卫国是个憨厚腼腆的人,最不习惯这样被陌生人盯着,见状忙将行李都腾到一只手上,然后哄着劝着拉起谭淑媛走开了。
出站口的路边停着一溜儿三轮车,几个师傅围上来拉客,热情得宋卫国跟这个走也不是跟那个走也不是。
谭淑媛才不管那么多,左右一瞧,拉起宋卫国就上了抽旱烟的老师傅的车。
老师傅成功“守株待兔”,对着几个同行得意地眯眼笑了。
他把烟杆斜着往后腰一插,脚踩上脚踏蓄势待发问:“去哪儿?”
两口子对视一眼,谭淑媛说:“先去趟北门市场吧,我们要买点东西,然后再去先锋村四队。”又问,“多少钱?”
老师傅浑浊的眼睛转了一骨碌,报价道:“十块。”
“这么贵!”谭淑媛眼睛瞪大了,前几年回来坐车才三块钱呢!
老师傅说:“你要往北门菜市场去,再去先锋要绕一圈路晓得不?你还要买东西,我还要等你,不耽搁我时间啊?”
老师傅说话语气有点冲,谭淑媛听得不舒服,脖子一伸还想讲价,结果被宋卫国轻拽了一把。
谭淑媛不情不愿地瘪瘪嘴,坐好了没吭声。
宋卫国笑着说:“师傅,麻烦了哈!”
老师傅说:“要得,坐好咯!”
他们到了北门菜市后,谭淑媛留宋卫国在车上看行李,自己进去逛了一圈,买了点牛肉,鱼,还有猪耳朵,然后又买了两只卤鸭子拎上,前后差不多花了十分钟时间。
谭淑媛再上车的时候,老师傅看她拎得满当当的两只手,笑说他们这是要回去过年了哦!
宋卫国叹口气,给老师傅解释说他们两口子出门打工快八年了,前面几年过年还回来一趟,最近三年连过年都没回来。
言下之意,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可不得往家多拎点东西嘛!
路上宋卫国和老师傅闲聊起来,才知道原来老师傅也是先锋的人,不过是二队的。
老师傅问他们是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