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很多相似的地方。
惠州、河源两个府,与前世的两个地级市的范围几乎完全相同。
广州、佛山、清远三个府,也与前世基本相同,韶州府也基本就是韶关,都只有一些细节差异,佛山多了一个鹤山县。
只是因为没有香港和澳门,自然也不会专门设立深圳和珠海。
反而是与深圳近似的宝安府,直接统管深圳、东莞、香港三个地区的辖区。
香山县没有被改成中山县,所以有了香山府而不是中山市,管辖珠海、中山,以及江门的部分地区。
只有肇庆和罗定州的调整方案,与前世的行政区划差异最大,也没有云浮府。
潮汕地区前世有四个地级市,现在也只分成了两个府,也没有独立的江门和阳江区划。
不过从总体上方向上看,特别是对广州府和惠州地区的调整,说明两个世界的调整思路趋同了。
前世近现代的广东地区,行政区划曾经反复调整了很多次。
有些调整是执政者的一厢情愿,但也有很多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做的合理调整。
一个新的国家的建立,不是在会场上宣布一声就完成了。
都是要有一个建立中央朝廷机构的过程,还要有一个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过程。
如果是足够成熟的国家政权,还要有对地方势力的整合过程。
否则就会和封建时代一样,中央权力无法真正深入基层,存在了上千年的士绅势力,仍然会继续把控着地方的权力。
中央权力无法直接接触到真正的普通百姓,政权的总体上限也就非常有限了。
古典时代的改朝换代,新朝廷基本上都只要求地方势力总体服从,不带着普通百姓造反就行了。
传统封建王朝并不追求直接治理乡村的普通百姓。
但当政权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新政权试图直接管理普通百姓,也要直接发动普通百姓的力量的时候。
就要对地方的权力框架整体重塑,要打破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方宗族势力。
前世建国后均分土地、打击土匪、惩治豪绅、缉查间谍的时候,就将原有的存在上千年的行政区划大幅度的重塑了。
用与传统时代截然不同的方式实施管理,完成了基层治理上的革故鼎新。
大明现在的地方治理方案,在朱简烜这个皇帝看来,总体上是比较折中的,介于古典时代和那个全新的时代之间。
没有完全颠覆原有的管理体系,但建立了基层的管理机构。
在大明本土的普通官员看来,这已经是具有颠覆性的改造了,已经与以往的历朝历代都完全不同了。
朱简烜自己儿子们提出的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也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对于自己这些儿子们的总体评价,朱简烜觉得他们能在互不从属的情况下,协商着把事情给弄清楚,就可以算是成功了。
只是仍然要考虑,在自己去世之后,没有了自己的压制和限制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否继续协调决策。
还是要在客观条件上做好安排,让他们在未来不得不互相协调做决定。
让他们互相牵制,没有办法一意孤行。这个体系要稍微复杂一点,要保证就算是决策者被控制,体系也能继续运转,甚至能够继续与外部对抗。
让决策目标分散并形成固定序列,让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形成制约体系。
让暴力政变难以找到明确目标,难以实施。
再配合现代的产业分配和军事力量制衡,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古典农业时代,利益共同体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同时按照现代的眼光看的话,割据势力都属于同一个行业。
他们全都是种田的,封建主全部都是地主,只不过规模大小不同。
军阀混战和统一天下,本质上是行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