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各种肆意妄为。
有些君主愿意纵容他们,对这些老臣子的各种过错,都是罚酒三百完事,结果自然导致吏治败坏和朝廷威信丧失。
有些君主对老臣子们严厉处罚,结果就导致老臣子们心怀不满,君臣离心然后天下不安。
还有些君主故意纵容后再严厉处罚,清理掉难管的开国功臣。
无论是不是严肃处罚都是很麻烦,都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动荡。
现在朱简烜也在这件事情上表态了,他会选择严厉处罚,同时不希望自己专门清理这些统一功臣。
这是一份公开的明确的警告和提醒,以后这些功臣真的犯了重罪的时候,将要面临的可能就是死板严格的审判了。
现场的臣子们对这种表态当然不敢有任何的怨言。
朱简烜本身的声威太过隆重了,关键是眼前的功臣们已经是第二批了,本来就是在朱简烜的声威之下成长起来的。
朱简烜的第一批嫡系臣子,从老爹那边接过来的旧臣早就已经进入养老状态了,有些已经开始去世了。
这些第一批臣子的结果,也展现了朱简烜对他们的照顾,真的没有过错就真的能够善终。
现场的所有臣子等朱简烜说完,再次向朱简烜拜了一下同时大声呼喊:
“臣谨遵圣上教诲——”
朱简烜叹了口气,然后又摇了摇头:
“平身吧。”
朱简烜知道就算是自己这样警告了,这些人肯定有一些不往心里面去的。
就算是他们自己记住了,他们的家人也未必会老实。
朱简烜说完就直接起身离开了大殿,今天的册封仪式也算是结束了。
现场的臣子们赶紧再次躬身:
“恭送陛下。”
看着朱简烜的身影完全消失,现场的众人才稍微松了口气,不过精神仍然不敢完全放松。
仍然保持着相对严肃的姿态,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依次退场。
当他们出了宫门之后,甚至稍微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心情才基本放松下来,开始呼朋引伴的欢闹起来。
这次的仪式结束之后,所有人都觉得应该进入安享太平时代了,众人的心态都开始变了。
现在的大明不是开国却胜似开国,他们都是开国和统一天下的参与者。
就如同朱简烜所说的那样,功臣们自然志得意满。
所有受封人员来年开年之前,都没有什么专门的差事了,接下来就是跟家人和朋友庆祝和消遣。
正式受封需要庆祝,外地的勋贵军官要回乡接收自己应得的资产和地位,但在回家之前当然要和现在的战友们聚餐庆祝。
顺天府今年本来就格外的热闹,因为太多的勋贵功臣汇聚过来了,接下来这段时间就变得更加热闹了。
顺天府的各种酒楼几乎全部客满,而且消费群体大部分都是大手大脚,不拘小节。
一大群刚从战场回来的人,而且大多是各个级别的武官,他们喝了酒之后亢奋起来,各种冲突矛盾都可能会发生。
朱简烜对此早有猜测,所以已经给京城锦衣卫下了命令,全部人员都要出去巡逻。
从顺天府周围四个要塞的驻军出来维持秩序。
同时给宗室勋贵组成的勋封部下令,让他们安排人员陪同锦衣卫和军队巡逻。
还给了专门的授权和命令,哪怕是亲王国公敢在街上闹事,也全都可以直接抓,抓了直接送勋封部去处罚。
关键是要确保所有的街道上,都有巡逻兵或者锦衣卫在巡逻。
这些穿着制服的人在街上晃悠,能对所有人都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概率。
同时,真的发生了冲突之后,也能用最快的速度上去制止,将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
如果当事人还在对骂阶段的时候,就直接看到了锦衣卫和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