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工厂也有需求,所以就造出了这麽大的船。
「排水量八万吨,专门用来运石油。
「我第一次见到这麽大的船,也感觉非常的震撼,这种货船比航母都大了。
「但是跟造船相关的官员打过交道,才知道这种船规模的大船已经量产了,同时更大规模的船也已经开建了。
「最新最大的船,排水量超过十万吨,最多三年后就能在海上见到了。
「圣上的指示和工匠们的计算都是对的,现在的货船规模越大总的运输成本就会越低,甚至造船的总成本同样也变得越低。
「现在船厂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造船壳的钢铁。
「所以现在的大明造船工匠们,正在想尽办法将船造的越来越大。
「按照工匠们的判断,未来限制货船规模的条件,只有马六甲和苏伊士的航道深度。
「圣上在这里也有先见之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航道深度一开始就要求不低于十六米。
「那是当初的货船迭两层都显宽裕的标准,现在看着却很快就能发挥最大作用了。
「我们有生之年也许能看到满载超过二十万吨的货船。」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都是张大了嘴巴:
「十万吨——」
「甚至二十万吨——」
「钢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两人和周围的官员,都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什麽了,每个人吐了几个词之后,就张着嘴巴愣在了那里。
马卫国的这些话反覆多次的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这支半官方的船队启程之后,就保持着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一路横穿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由于都是大中型远洋船舶,在完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持续航行了七千五百公里。
船队只用了十一天的时间,就从天方的波斯湾开到了马六甲海峡,这里是大明神洲本土的南大门。
这样的持续航行,也让有军队背景的巴格拉季昂精神复杂。
因为意味着大明从本土支援波斯湾,支援奥斯曼甚至欧洲的战场,都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一个月就能往返一次。
而且考虑这支船队的规模,他们单次运送的物资,就足够支援数万人的主力部队。
这还只是一支货运和客运船队而已……
因为船队进入马六甲海峡之后,由于海峡的航道越来越狭窄,海上的船队之间互相靠近,逐渐能够互相看到了。
船队越是靠近狮城港(新加坡),周围的船只也越是密集,每天都能看到更多的船出现。
最为恐怖的八万吨的超级货船和油轮,都很快就出现了不止一批。
规模稍微小一点的,吨位应该在四万吨和六万吨的油轮和货船,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
随时都能看到长度超过两百米的钢铁大船,喷吐着烟雾在海面上航行。
大明在马六甲海峡北侧,狮城港后面的柔佛(马来)半岛上,建立了南洋地区最大的炼油厂。
为过往的军舰丶客船丶货船提供补给。
所以有一批超大型油轮,专门跑马六甲到波斯湾的航线。
船队即将靠港的时候,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以及他们的随员再次来到了甲板上。
巴格拉季昂再次拿出了望远镜,看着周围锚地停泊的大小船只,心中怀疑自己是不是看到了幻象:
「这麽大的船,这麽多的船,应该能够直接将一整个国家都搬走……」
马卫国听到之后,却叹息着感慨说:
「大明本土现在每年向海外输出移民超过一千万人,按照欧洲的标准已经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了。
「大明正在按照每年一个国家的规模,向美洲丶霖洲丶非洲的荒野,输送大明本土过多的人口。
「但就算是这样,大明本土仍然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