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服顺国的时候,俄国和奥斯曼有很大的概率会加入战争。
那将是自己此生面对的规模最大的战争。
三国的面积是欧洲其他地区面积的两倍以上,三国的人口也是欧洲其他地区的两倍以上。
就算是以大明现在的体量,想要一口吞掉三国也不现实。
而且这次战争将不会有太高的突然性,双方都有时间专门做好战争准备。
战争一旦正式开始之后,烈度也会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朱简烜考虑,将整场大战拆分成几个方面,按照不同的阶段来处理。
也要尽可能发挥藩国的力量,让他们分担一部分任务。
拿破仑仔细考虑了一下:
「首先需要大明海军完全封锁海上航线,陛下再调派十万大明地面主力部队。
「臣自己可以从波兰抽调的二十万军队,奥地利等藩国再提供二十万军队应该就足够了。
「如果俄国敢与我军正面决战,那最快至少三到六个月就能解决。
「如果俄国搞坚壁清野,那我军也只能步步为营,在占领区搞土地均分。
「俄国贵族投降才能保留土地,不投降那就等着被彻底废除。
「这样应该能在三到五年内完全控制俄国。
「如果陛下能另遣大军自东向西进攻,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同时俄国内陆冬季气温比欧洲西部低很多,如果出现持久战必须确保补给安全。
「所以臣建议在战线逐步向内陆推进的同时,从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向俄国内陆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
「这些准备需要时间,所以臣以为战争最早也应该在两年以后开始……」
拿破仑现在当了大明的波兰国王,全家的兄弟都当上了大明的贵族,都有了一块稳固的封地。
最关键的是不需要被局势推着不得不继续作战了。
拿破仑现在的心态也与前世完全不同了,可以选择休养生息并做好完善的准备再开战。
拿破仑当然也知道,让大明朝廷在波兰内部修码头丶铁路和公路,等于是让大明加强对波兰的控制。
但拿破仑也知道,大明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设施代表的新力量。
波兰如果没有这些,那就只能继续停留在旧时代。
那样的波兰就算是独立的,面对大明的强大力量也仍然是不堪一击的,会不会灭亡根本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所以拿破仑主动提请,希望大明朝廷能来波兰搞这些建设。
朱简烜觉得拿破仑这个建议非常沉稳可靠:
「嗯,说的不错,要从欧洲方面进攻俄国,需要在波兰东部做好基础建设。
「码头丶铁路丶公路都要有,还要有火炮丶枪械丶机动车组装维修厂,要有存放煤炭丶燃油丶弹药的补给仓库。
「你来年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人手,等朝廷的工程人员过去与你接洽。
「这些设施不只是对朝廷有用,对波兰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能让当地得一批普通百姓多赚多一些钱。」
拿破仑明白这些基本的道理,所以马上认真的领命道谢:
「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