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好像他们莫名其妙的就顶不住了,忽然就出现了溃退的迹象。
田意明大怒,立刻下令:
「开枪射住退路,大声喊话警告,后退者直接击毙。」
田意明手下的大明驻日本军团的士兵,对这些传统得日本武士也颇为嫌弃和笔记,收到命令后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
刚刚想要扭头往回跑的几个武士师士兵,惨叫着扑倒在了地上,周围的同时响起了军官的警告:
「后退者死!」
「全力进攻,歼灭敌军,有进无退,后退者死!
日本国武士师整编的时候,这次的战争开大之前,大明驻日本军团的军团都警告过他们。
如果他们在战场上后退,会被监军压阵的大明驻日本军团击毙。
现在这些武士确信这种警告是真的了。
其他的武士带着十二分的恐惧和惊愕,不得不再次调转了方向,冲向了他们应该消灭的敌人。
直接后退肯定会死,向前冲还有可能活。
带着这样的精神压力,日本国武士师一部分成员发了狠,发起了几个小规模的「悍不畏死」的冲锋。
结果就这麽把对面的水户藩武士给冲散了。
田意明为首的军官再次吃了一惊,刚刚还差点直接溃败的士兵,怎麽忽然又打出了一波大胜?
不过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则是怎麽回事了。
现在战场上的双方,本来就是菜鸡互啄状态,本来就是一种不相上下的烂仗。
但是日本武士师这边有大明驻日本军团压阵和逼迫,让日本武士师有了那麽一丝丝的视死如归的心态。
本来在混乱中平衡的天平,被这一丝丝的心态变化压垮了。
战场上的局势就这麽忽然逆转了,水户藩的武士兵开始控制不住的溃退,溃退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日本武士师看到这个情况,士气马上就振奋起来了,立刻嚎叫着发起了追击冲锋。
这次不需要军团主动驱赶和恐吓了,他们自己就已经意识到,这是到了收割的时候了,这时候再不冲锋就是真的傻了。
田意明等大明驻日本军团的军团就挺无语的。
大明驻日本军团接受过线列步兵训练,在战场上跟敌人打过排队枪毙,改用栓动步枪之后能端着步枪射击冲锋。
目前就是一盘散沙的武士兵在他们看来就是废物。
不过这帮废物在压力逼迫下,终究是发挥出了一点作用,取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开够。
武士师先锋团的士兵一路冲锋,发疯似的追着水户藩的武士往前跑。
跟着水户藩的武士一起冲到了水户城下。
田意明也直接下令,武士师的主力军团压上去,跟着先锋往水户城里面冲。
日本的城,跟大明的城,是两个相差甚远的概念。
日本长期实行分封制度,遍地大小封建主,在城防建设方向上,与同样封建主遍地的欧洲趋同。
日本的城的规模和用途,都更像是欧洲的城堡,而不是神洲式的城市。
平时只有藩主会住在城内,城池进入防御状态的时候,也只有士兵会被收进城里,普通居民都在城外。
神洲式的大型城市,主要作用是控制人员和信息出入,防御劫匪并保护普通居民。
日本的城防御目标就是同类的敌人,是其他的藩镇大名城主。
很多城和欧洲城堡一样直接建在山上。
城堡的核心天守阁建在山顶上,居高临下的向周围投射武器。
然后从山脚向山顶上修环山路,路外面再修上一圈城墙,作为循环向下射击的掩体。
即便是建城的地方没有山,也会在平底上夯土筑高台,再修跟蚊香一样的城墙,绕圈的通道里面再修多道城门关卡。
日本本土的降雨量较多,而且气候具有海洋性,全年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