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藩镇的藩臣开始陆续进京,有的互相打听情况,有的尝试去求见朱简烜。
但是朱简烜没有再见其他任何人。
截止到八月十二日之前,大明的绝大部分地方藩镇君主都来到了京师。
极少数君主本人不敢来的,也假托自己生病了,没办法远行,然后安排了自己的臣子来京师报导看风向。
朱简烜带着自己的移藩方案,去西苑拜见了老皇帝。
朱简烜觉得,撤藩这件事情,最好是老皇帝来宣布,不是自己这个太子。
老皇帝弄明后朱简烜的来意之后,就颇为无语的白了他一眼:
「好好好,我这个老头子再替你当一次恶人吧……」
中秋节这天,大明皇帝朱仲林在武英殿举行皇家朝会。
皇长子梁王朱简灿,皇太子朱简烜,率领所有皇子和亲藩君主的一起朝拜。
皇室亲藩主要集中在崇祯朝之后新拓之地,基本都在南洋。
崇祯中后期,南洋地区原有的土着国家和地区,被崇祯组织藩镇南下征服并拆散。
交趾北部丶暹罗南部沿海地区丶马六甲海峡两岸丶婆罗洲北部地区丶爪哇岛五地由中央朝廷直辖。
其他地区一部分给皇室子弟封藩建国,一部分交给合作的藩镇统治。
崇祯自己分封的藩国,加上后世几代皇帝分封的藩国,传承到现在的海外亲藩还有三十三个。
行礼完毕,老皇帝下令让朱简烜宣读圣旨。
以老皇帝的口吻和角度,说明未来大明本土不再保留藩国,所有现有藩镇必须全部撤藩或者移藩海外。
若是撤藩,朝廷为藩王在京师附近修建王府,未来每年可领取十万银元的俸禄。
若是移藩,可以领取一个师的新装备,在原藩国财政和移民的支持下,到非洲去建设新的藩国。
朝廷支持时间均为二十年,税收支持每两年降低百分之十。
要求所有藩王在三日之内做出决定,上报宗人府等候朝廷进一步的通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