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正式的准备,关键是没有组织可靠的武装人员。
所以齐旭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叹息着起身,坐车去了乾清宫去见皇帝。
在皇帝的寝宫,太子恭恭敬敬的向父亲行礼问好。
老皇帝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大儿子,不紧不慢的问了个问题:
「灿儿,你对今日早朝文武百官的反应,有什麽看法?你觉得应该怎麽处置这些官员?」
太子听着这个问题就觉得头大,试着回答应该算是正确的方向:
「儿臣以为,群臣对于烜弟的弹劾无凭无据,有离间皇家骨肉亲情之嫌,烜弟北伐有大功于社稷……」
老皇帝听着这些话就站了起来,来到太子身边叹息着说:
「为父希望你是真心这麽想的。
「你身边那些臣子,有没有蛊惑你做大逆不道的事情?
「你应该明白,你是朕的亲骨肉,是吴王的亲大哥,你是大明皇家的嫡长子。
「你如果被那些臣子裹挟,站在咱们皇家的对立面,那就是真的叛徒,你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就算是你真的做成了,你也没有什麽权威,你也会处处受制于怂恿你的那些人。
「那样损害的是咱们家的江山的安稳,而且也不可能成功。」
「你能理解我说的这些道理吗?」
太子听着这些话就觉得汗流浃背。
齐旭刚刚暗示过的事情,这边父皇就直接给自己警告了。
这说明父皇对那些事情早就已经有了准备了,肯定会提前做好布置。
那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已经无限接近于零了。
而且父皇说的要求确实有道理,自己若是配合那些大臣做那些事情,最终肯定会受制于他们。
未来大明皇帝的权威会大打折扣。
太子最终老老实实的躬身说:
「儿臣明白,谢父皇教诲。」
老皇帝轻轻点头,再次长长的叹息一声,然后说着后续的安排:
「你弟弟确实有大功于社稷,有再造社稷之功。
「如果他只是有以前的那些发明,如果他只是比较讨我的欢心,为父都不会真正动摇。
「但是,现在有了让我大明天下重新统一的机会。
「也出现了统一之后马上再分裂的危机,以及你们可能骨肉相残的潜在的危机。
「我已经是没办法忽视了……」
太子听着这些话,就明白了父亲的心意,现在他是真的动了易储的心思。
还是因为北伐的大功,还是因为重新统一的机会。
让人没办法真的忽略。
太子理解这种心态,但是却很难接受这种现实,同时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麽样的
父亲既然已经有了准备,自己现在再去做什麽都已经太迟了。
刚才还说自己是皇家的嫡长子,是吴王的大哥,提醒自己不要跟大臣们合作。
但是现在你又直接摆明了要撤掉我的太子之位。
太子心如死灰,有些破罐子破摔了,带着几分委屈和几分窝火追问:
「可是父皇……儿臣既然是您的嫡长子,是本来宗法上继承人,烜弟未来如何能容得下儿臣?」
老皇帝其实也有点担忧,但是现在只能直接说:
「他比你儿子年龄都小十岁,他四十岁的时候你都该七十岁了,他如何容不下你?
「反过来看,你能容得下他吗?
「我会让他发誓,给你本土以外最好的藩国,让你在海外当一国之君。
「若你没有背叛朝廷,他还无法容得下你,那他就有了一个无论如何无法抹去的污点。」
太子反正是放开了,直接继续反问父亲:
「您的意思是,儿臣应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希望于十六弟真的拥有崇高的德行吗?」
老皇帝同样不憋着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