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指望到处流传的灾民奉公守法。
几个普通旅客自己单独走路,若是遇到大批饥饿的灾民,那就是妥妥的肥羊。
崔二等人扮作灾民之后,还找了一个有十几个人的小股灾民,这些人里面男女老幼都有,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家庭。
崔二小心翼翼的单独主动靠近一点跟对方打招呼。
询问他们是不是要去江南,可不可以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能够安全一点。
崔二怕遇到大规模灾民或者匪徒队伍抢劫,自己这几个人根本没办法抵抗,所以才想要去拉人组团行动。
这家人看崔二这边虽然只有八个人,但都是青壮和半大孩子,稍微有些警惕,直接不搭理崔二。
崔二也不纠缠,继续往前走,遇到了别的合适的小股灾民,就再次上去打招呼。
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崔二成功搭上了一股十几个人的灾民。
双方的队伍稍微靠近了一起往南走。
崔二试着跟这几个人聊天,继续介绍自己这边的情况,同时询问对方的情况,提高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度。
同时约定双方的青壮年在外围护卫,让女眷丶孩子丶老人在中间。
双方一起走了一天,崔二遇跟新同伴商量过之后,又去跟一个十几人的队伍打招呼。
把这个队伍也跟自己的队伍合并,同样把青壮年聚拢到一起,一起在队伍外围护卫所有人的家眷。
一行人一路向南,崔二看着路上的情况,陆续的把几波难民队伍汇聚到了一起,整个队伍很快就超过了两百个人。
逃荒这种事情,当然是一起走的人越多,相对越安稳一点点,遭遇强盗劫匪的时候安全一点。
但是逃荒的群体内部本身也并不安全。
崔二这一行人走了没几天,就已经看到了其他子民之中的各种悲剧。
吃饭的时候直接抢劫的,强暴其他人妻女的,因为种种原因打架甚至杀人的,时不时都都会发生几起。
青壮年合夥欺负他人的更是随时可见。
大部分灾民团体都是自发组合起来的,已经脱离了衙门主导的旧有社会秩序。
崔二这边有四个夥伴,两个学徒和一个大外甥打底,无论身上的东西种类水平如何,多少都带着基本的武器。
崔二作为联络人,依次跟难民家庭打交道,把所有的青壮年聚在了一起。
还提出并执行了简单的内部规则,禁止自己这一群人内部互相争斗,禁止各个家庭互相抢夺物品。
这些规则让崔二的队伍相对安全稳定,崔二俨然成了这群难民的小头目。
因为其他的灾民也希望能够安稳的往南赶路。
崔二维护这样简单的基本规则,也能够得到其他灾民的基本拥护。
其实也是因为饥荒才刚刚进入第一个高峰,灾民的规模和苦难还没有到达顶点。
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崩溃,崔二才能用相对简单的约定在灾民中建立基本的秩序。
不过想要维持秩序,就需要有基本的物资基础。
毕竟,人到了要饿死自己的时候,通常也不会再去遵守什麽社会秩序了。
而自己率领的只是一群灾民,身上本来就没有多少食物。
崔二又不想去抢其他的灾民。
倒不是说崔二这个街溜子有很高的道德水平,而是崔二知道其他灾民身上也没有什麽好抢的。
同时灾民肯定会非常的护食,自己见过好几次因为一口吃的闹出人命的事情了。
崔二找了同行的各个家庭村庄的话事人来讨论,几个出身农村佃户的人就提议去抢地主的庄子。
稍微有点规模的地主,肯定都在家里有粮仓,囤着不止一年的粮食。
崔二从善如流,马上组织去抢地主。
反正都要去投大明了,反正都已经饿的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