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芷站在甘露殿门口,风肆意地吹起她鬓角的发丝。
她的目光紧锁在屋内那堆积如山的行囊上,眼神里是牵挂。
为了李璟祐这一趟远行,她几乎耗费了所有的心力,将能想到的东西都精心备齐。
从厚实柔软、足以抵御严寒的皮袄,到路上可能用到的各种应急药物,再到书写用的宣纸和毛笔,每一件物品都给他准备好了。
“这一路千山万水,艰难险阻不知几何,叫我如何能放心得下?”
苏芷喃喃自语,声音里是担忧。
哪怕李承乾给她下了保证。
可她还是担忧。
她想起李璟祐幼时的模样,天真无邪,总是围绕在自己身边嬉笑玩耍,如今却要独自踏上这一趟去天竺的苦。
她在殿外中不停地踱步,每一步都踏的缓慢,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儿子在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场景,心揪得愈发紧了。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漫长廊道上,秦如召手提两大箱沉重的物品,跟随在张显怀身后,正朝着两仪殿的方向匆匆前行。
秦如召历经这些年官场的摸爬滚打与异地任职的艰苦磨炼,他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稳重,举手投足间尽显干练。
但此刻,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显怀啊,这宫里怎么这般冷清?往日里那些宦官和宫女都不见踪影,这是怎么回事?”
秦如召有些疑惑,忍不住开口询问。
他记忆中的皇宫,一直是热闹非凡的,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景象,如今却寂静得有些异常,这让他十分诧异。
“都回家啦,陛下只留了一些宫女,现在主要事情,都是我们护乾卫做。”
张显怀停下脚步,微笑着将手搭在秦如召的肩膀上,感慨万千地说道“如召啊,咱们真的是好久不见了,今日重逢,一定要好好喝上一顿,就到我家去!咱们兄弟俩好好叙叙旧!”
他的眼中是重逢的喜悦,声音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听到这话,秦如召转头看向身后的姜来。
姜来身着一袭素雅的衣衫,虽不华丽,却整洁得体。
她怀中稳稳地抱着孩子,步伐稳健,跟在两人身后。
姜来看着夫君和老友交谈,她的脸上也浮现出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喝吧喝吧,今日可是你们兄弟团聚的大好日子,一定要尽兴。”
两仪殿内,暖烘烘的茶香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李承乾身着一袭简约的常服,正与齐太师、吝大福悠然地品着茶。
就在这时,张显怀那急促而兴奋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他兴冲冲地冲进殿内,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陛下!陛下!您快看看!”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声音兴奋无比,“您瞧谁来了!”
听到张显怀的声音,李承乾、齐太师和吝大福三人相视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满怀期待地望向殿门。
秦如召提着东西从外面走进来,映入他眼帘的,首先是李承乾那带着亲切笑容的脸庞。
岁月在李承乾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眼角多了几丝细纹,但笑容依旧温暖如初。
还有齐先生,依旧是那副儒雅温和的模样,手持茶杯,眼中满是笑意。
吝老师则坐在一旁,脸上带着和蔼的神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在这一瞬间,这位在东京独当一面的大唐封疆大吏,这位肩负着东京遣京使者重任的人物,也像个孩子一般,眼眶微微泛红,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的东西,大步向前,一把紧紧地抱住了李承乾。
“老师,我好想你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他的思念。
时光匆匆,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个曾经片刻都未曾离开过李承乾身边的秦如召,赴东京任职,如今也已经快三年了。
在这三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