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281.第278章 我本不想装逼,直到怀庆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1.第278章 我本不想装逼,直到怀庆来了(2 / 4)

言。”

而赵守那边,却是说起了国本之争,这是讲明立场,拉拢李长安。

“当年仁宗在位,太子之位空悬十余年,嫡长子和另一位庶出皇子深得仁宗喜爱。那位庶出皇子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得宠的贵人,因此仁宗就想立庶出皇子为太子。”

“废长立幼,祸乱之由!满朝文武都反对此事,仁宗多次下旨但都被内阁封驳,当时带头的人都是云鹿书院的。”

“这场国本之争持续了整整六年,谁也不愿意服输,内阁首辅换了四位,朝中官员换了好几茬。直到一位云鹿书院读书人接替首辅之位,却投入仁宗麾下,替仁宗解决了这件事,扛下了骂名。”

“云鹿书院因此被仁宗厌恶,认为云鹿书院不利于皇权统治,所以程晦组建了国子监,朝廷自己培养人才。”

“儒家的衰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李长安指着一块石碑说道,“这就是那位程亚圣的墨宝?”

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程晦。

赵守叹气道,“没错。我观李兄文章,虽然也是辅助帝王,但是却自成一格,完全不迎合帝王。”

李长安心道,那得看是谁写的。

诸葛武侯两辈子都是大权臣,第一世刘阿斗是甩手掌柜,第二世李长安敢于放手,诸葛武侯当然不用迎合帝王。

“帝王胸怀天下,不为私心蝇营狗苟,自然无需儒家迎合,如果儒家之人迎合帝王,那么儒家的脊梁骨也就断了。”

李长安简单的几句话,却让赵守大感赞同,“难怪李兄年纪轻轻就能突破君子境,果然是见识高远!”

魏渊则是掏了掏耳朵,这些年他没少被这些儒士骂,对于李长安这样的话他早就预料到了,毕竟他可是个心中不敬皇权的人。

赵守继续说道,“程晦潜心研究经典,历时十三年,创造出了一套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体系,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要遵循理,理是世界本质,是最正确的事情,万物遵循理,才能蓬勃发展……”

李长安直接打断道,“万事万物都要辩证看待,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这套理论根子上就错了。”

“辩证……”赵守和魏渊陷入了沉默。

赵守突然对门外的学子说道,“去,将四位大儒和杰出的书院学子都叫过来!”

赵院长有一种预感,李长安的观点,可能会惊世骇俗,书院中的大儒和学子们,也许会深受启发,提出能和程晦对抗的观点。

死对头国子监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可是将云鹿书院压得两百年抬不起头。而现在,单单这辩证两字,就让赵守看到了希望。

趁着人还没齐,赵守继续说道,“程晦为圣人典籍做注,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读书人都遵循这一套规矩,就永远不会出错,符合天地规律。”

“这套规矩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大义舍生,为保节赴死。”

李长安知道,这套理论一出来,儒门的脊梁骨就彻底断掉了。

“哎……我皓首穷经十几年,试图反驳这句话,创立一套更正确的理念,但是始终不得其门……”

接着,赵守开始对着李长安讲述这么多年的心得,显然他是希望李长安能加入他的阵营。

与此同时,大殿外面,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四位大儒也先后进入了大殿。

这些人都恭敬的听着赵守的讲述,平时听赵院长讲课的机会并不多,这个机会也是非常难得。

正在赵守房中等待的怀庆,听到了书院中的响动,于是问道,“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侍卫答道,“赵院长正在大殿中讲道,据说将这些年的心得都讲给了李长安听……”

怀庆连忙道,“去大殿后面,本宫也要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