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拒北莽,刚开始的时候李存孝还有些得意,到底还是他跟随王爷时间长,所以带的兵多。
但是现在,李存孝才知道他这一路兵马的重要性。
因为战场随时都在变,之前以为北莽只是派柔然铁骑侵扰一下。
但是现在,北莽的南院大王董卓已经开始迅速集结兵马,打算和柔然铁骑合兵一处。
重重迹象都表情明,北莽这次要大举南下,绝不是简单的滋扰。
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按照最初的部署,防御柔然铁骑不南下就行了。
但是这样的话,等到董卓集结兵力之后,北方的压力就太大了。
尤其是徐骁那老贼现在还在按兵不动,军师和大将军都不敢轻视徐骁,亲自镇守凉州。
第二个选择,李存孝想在董卓兵马集结完毕之前,一举歼灭十万柔然铁骑。
但是这件事有些冒险,和当初的军令也不相符。
但是,如果派人去请示李长安,等得到回复的时候,估计董卓都已经集结好兵马了,那样会错失良机。
更何况柔然铁骑的战力,并不比北凉铁骑差,贸然出击并非没有风险。
就在这个时候,斥候来报,“将军,红薯大人来了!”
听到红薯来了,帐中的将领都站了起来,这些人都知道红薯的地位。
李长安的后宫中,并没有立王妃,甚至连侧妃都没有,这些女子都是侍妾。
但是红薯掌控着锦衣卫的军情司,收集战场上的情报,直接对李长安负责。
可以说,明面上李长安麾下权力最大的是诸葛亮、顾大祖和几位将领。
但是地下势力方面,是红薯、徐渭熊、青鸟在掌控,红薯还是王府后院的大管家。
再换句话说,锦衣卫的红薯大人,是很有可能做王妃的,而且是那个唯一着正妃。
这样的人物,哪个将领敢轻视。
“末将参见红薯大人!”
红薯带着十几个锦衣卫进入了中军大帐,她一身金甲红氅,目光冷冽,语气森然。
“殿下有令,张淮鼎留守中军,李存孝、呼延大观领军奔袭柔然五镇。”“十天之内歼灭柔然铁骑,不惜代价!”
李存孝等将领对于红薯的命令,没有一点怀疑,更多的是振奋。
李长安这道命令,显然是要和北莽决战的意思,而不是像北凉那样采取守势。
如果打算采取守势,只要退回边关防守即可,就像徐骁这些年做的那样。
李长安既然命令他们主动出击,那就意味李长安要抢先机,然后和南院大王董卓的三十万大军一较高下。
这么看来,殿下真的是太有魄力了。
“末将遵命!”
李存孝等人领命之后,红薯又命人将柔然铁骑的最详细情报交给了李存孝。
“李将军,这些都是锦衣卫这些年来查到的柔然铁骑情报,自从洪敬颜、第五貉死后,柔然铁骑由提兵山副山主宫朴率领。”
“宫朴此人号称北莽第一金刚,但是他的威望和洪敬岩、第五貉相比还是差了很多,所以柔然铁骑内部龃龉丛生。”
“殿下希望你好生利用这些情报,抢在北莽大军集结前拔掉柔然铁骑。”
李存孝从锦衣卫手里接过一沓厚厚的情报,心中信心大增。
李存孝和呼延大观走后,红薯就在中军留了下来,她不仅要保障北方草原的情报,还要完成李长安的另一个任务。
古沙州有七郡,李长安到了沙州之后,将陷落于番人的两郡和陷落于西戎的一郡收了回来。
现在的沙州,还是只有六郡,唯一一个还没收回来的就是敦煌郡。
敦煌郡在北莽治下,因为北莽朝堂的原因敦煌城处于半自治状态,敦煌城的城主自称女帝,正是红薯的亲姑姑。
其实说起来,现在的敦煌城女帝,和北莽慕容女帝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