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办公室里同事们隐含鄙夷与讥笑的眼神,这名职员咬了咬牙,对迪克说道:“既然您已经事先调查过我们学校了,那么应该很清楚,就算他们未成年饮酒,无证驾驶,肇事致人……重伤逃逸,甚至是吸/毒,聚众吸/毒,您也没有办法找到‘切实’的证据。”
迪克的眼神随着这名职员的话语而逐渐变冷,看来,瑞德博士所说的“臭味相投”的真相或许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来得严重。
迪克思索着,面上的演戏也并没有停下来,他露出了状似无奈的愤恨,最后还是将自己是来调查已经从学校毕业了的学生这个信息透露给了这名职员,示意他并不用担心这次的调查会损害学校的名誉。
职员果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替他打开了档案室的大门之后就将自己的备用门禁卡留给了迪克,自己回去向自己的上司“复命”了。
迪克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觉得这个人大概这辈子都升不了职了,毕竟他丝毫没有参透他的上司其实是想要有个人监视前来调查档案的人,避免前来调查的人真的调查出什么不能见光的事情。
就比如,为学校的赞助生抹去学校档案的污点之类的,迪克看着档案室的电脑里被他复原的被删除的信息痕迹,扯了一下嘴角。
他将电脑档案库里的信息按照年份调到了三名受害者入读这所学校的那几年,然后开始翻找这三名受害者的信息。
最后,在意料之中却让迪克感到失望的是,他没有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他只能从这三个人的档案以及恢复的被删除的信息中总结出三条实际上已经基本上被知道或者预料到的信息。
首先,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好——他们被删除的那些留档记录,比如欺凌同学,无证飙车驾驶,逃课旷课的频率和记录日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其次,这三个人的确是标准的“赞助生”,被删除的污点记录一堆不说,成绩竟然也被修改过,没有经过修改的成绩足以让他们一辈子呆在中学里念书。
还有第三条,也是迪克觉得最没有什么用处的一条,他从三人被删除的档案记录之中发现这三个人似乎非常喜欢参加派对,无证驾驶飙车,甚至于涉嫌“聚众吸/毒”的记录也大多是发生在派对上。
喜欢派对难道是什么富二代的固有设定吗?想到自己的养父对外的“人设”,迪克有些头痛地抬起一只手揉了揉额角。
另一只放在鼠标上的手下意识地选择了翻页,然而就是这一次翻页让迪克停止了揉按额角的动作,他有些怔愣地看着面前这页资料。
这所学校的电子档案是按照“普通生”,“赞助生”以及“就读未毕业生”,“交换生”这样的顺序进行归档的,而三名受害者之一就是赞助生档案的最后一名,而下一部分就是“就读未毕业生”。
就读未毕业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中途转学离开的学生,或者没有达到毕业要求从而肄业的学生,这些学生都会被分到这个分类中。
而迪克面前的这份属于“就读未毕业生”的,只有一年份的档案记录上,有一个极为眼熟的名字——“费莱彻希尔”。
费莱彻希尔在八年级的时候转学到了这所学校,九年级的时候转学离开,与前面他看到的三名受害者的资料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费莱彻希尔的学业成绩很优秀,并且没有任何的修改痕迹。
但同时,他的不良记录却实实在在地经历过很多删改,迪克抖着手把前面三名受害者的资料跟费莱彻希尔的进行了比对,然后毫不意外地发现了在费莱彻希尔就读这所学校的这一年的记录中,与那三名受害者那一年的许多污点记录是重合的。
更可怕的是相比起那三名受害者劣迹斑斑的记录,费莱彻希尔的绝大多数记录都是“疑罪未明”,之所以录入档案是因为他在场,所以切实地被请进了警局,但是全都因为没有切实罪证而被释放。
直到切实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