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责任全部落在了相里车身上,落在了他的那些个弟子身上。
秦二世扔下一句话就走了,但是这足够让墨阁精英成员们头疼一个月之久。
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秦二世当初在临淄稷下学宫里关于诸子百家的整理。
而这时候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没被那帮‘大秦专业忽悠家’们搞偏方向。根据秦二世设置的学科发展方向,现在的秦国太学已经开始分化出来了基础科学,注重基础实验、基础理论这些东西。
而其中最热门的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因为他们有实际观测的手段和方法。
也就是说,在工业革命热潮初期,诸子百家之中的学说,最有优势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出价值,让那些研究这些学说的人抱得上金饭碗的,第一大门派就是墨家,第二大门派就是大家过去认为怪力乱神的阴阳家。
墨家虽然实力最强,靠着墨家机关术的弟子在短短一年里称王称霸,给了儒家降维打击。
可是阴阳家却是站在时代风口上进步最快最大的。
因为秦二世不是要搞微观研究吗,他要秦国发发展物理和化学研究。
阴阳家在这一块的发展比墨家好多了。
阴阳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洗刷了过去在江湖上的恶名,把自己的学派引领走向了一个正途,被国家认可的官方学说。
过去的阴阳家弟子们,不过是在街头上耍小把戏,拿个磷火表演起火的人。
堂堂一个门派,弟子们却混的成为了江湖上典型的走卒贩夫之辈。
阴阳家本来就是诸子百家之中的下九流非贬义。
当时的战国,诸子百家并列,大门派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显学和杂派,三教九流都是被定义的。
所谓的九流、下流可不是什么骂人的话,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高低优劣之分。
九流和下流不是大伙儿以为的不入门的流派。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门派,不过影响力比较小而已。
而阴阳家就是个小可怜。
若非秦始皇一统六国,需要一个学派的理论帮助他支撑治国理政,他也不会看上这个小门派。再者,这个门派的人经历了战乱,最终成为江湖上的贩夫走卒不得不过那种流浪的生活,他们也想要锦衣玉食的生活啊。
所以阴阳家来到秦国并且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双方一拍即合的事情。
双方都很高兴,各取所需嘛。
可是当时的扶苏,作为太子,他一直在搞学术研究。
于是阴阳家就开始产生了一些分歧。
这是阴阳家的人内部自发形成的分歧,和扶苏的引导学术分类没有关系。
在来到秦国之后,阴阳家的一部分弟子们敏锐的发现,秦二世这个人很有想法,他提出来的事情很有搞头;
很明显不是吗,原本磷火就是自燃的,如果好好利用用于发明,未来前途灿烂,他们的门派可以走上一个巅峰啊。
而不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整幺蛾子欺骗民众。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无奈谋生的一种手段当做是荣耀。
所以当有些人看到恒阳太子看重他们的那些磷火、五行气流转的知识,想要利用到生产制造上,他们很高兴。
扶苏就像是这个时代的阴阳家诞生的又一个宗师,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阴阳家很有一部分人直接弃暗投明,他们深入矿山、草丛,开始了自然探索和实验。
而这些行为,正是扶苏所期待的。
当然,另一部分阴阳家的人自从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就开始躺在功劳簿上,他们本来就不愿意努力,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于是就留在了秦始皇身边继续编纂学说。
阴阳家内部的分歧,反而让阴阳五行学说有了进步的动力。
有些时候,和谐不一定就是好的,反而冲突才会让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