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秦炎> 第840章 太子犯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0章 太子犯错(3 / 4)

变成了一个草台班子。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因为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了,人自然也是朝着变得恶劣的方向发展。

就好比一个苹果,苹果坏了,那么就会自然而然滋生小虫。小虫越多,苹果坏的越快,苹果坏的越快,小虫就变得越多。

社会环境变得越差,人自然而然在浸染下变得很坏;人变得越来越坏,社会环境反之变得越来越差。

而很不巧,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社会环境就是在变向恶劣的进程之中。

处在这个节点上,谁也别想逃过。

后辈们的观念在人的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不断流于下乘的过程中,在小人当道的环境影响下,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上一辈人觉得做某些事是理所当然的,下一辈人却要因为从小的见闻感受,根据上一辈人传递的经验,耳濡目染学习到的因果利弊,做出新的判决。

如果新一代的年轻人太张扬,太肆无忌惮,那势必是上一代的人太压抑,太刻板。

如果这一代的臣子一个个畏畏缩缩,不敢为公道、为良心站出来说话,那么可想而知,上一代的臣子都经历了什么。

比起敌人的强大来说,人最可怕的是就是自己人的背叛。

没有人敢直接写太子少内史乃至太子曜身边的臣子,那就是扶苏那一辈的辅臣们的后代。他们哪里还敢得罪太子曜,极尽能事巴结这个‘小祖宗’还来不及。

就连写句话,都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他们害怕,有朝一日太子曜长大了,恐怕不会感激他们今日秉笔直书,以此迫使他好好做个正人君子;反而会就此生出怨恨,长大后得到权力,把他们几个都给砍了。

至于年轻一代人为什么会这么想,那就要问上一代的老头子们了。

秦昭襄王、秦始皇给这个帝国造成的政治生态破坏,其影响和危害那是无穷无尽啊。

对良言相劝自己的臣子加以打压,对口蜜腹剑以伤害民众生机的臣子加以宠信;对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予以赐死,偏信连襟姻亲大臣的话语,这种种行为最后造成的恶果,只会是让下一代的君王和臣子们来承受。

没有人敢直接记录这位太子的荒谬言论。

不管哪个时代,上位者大都是稳重严谨,饭可以乱吃,可是话绝对不可以乱说。

相比于秦二世年少时期妙语连珠,这位没经历过毒打的曜太子,他那毫无心机的童言稚语,在政治上却是一种大忌讳。

很显然,曜太子在当太子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天赋优势。

虽然人很聪明,可是在这说话上还有的进步呢。

而司马毋怿秉笔直书的态度,让其他言官、史家感到费解。

“他不怕死,我们还怕死呢。”这帮人笑嘻嘻地辞别了司马毋怿,又跑去请教太史令胡毋敬。

胡毋敬,这也是宫中的老人了。

秦二世的史书,主要靠他拾掇修撰,把那些每天被司马毋怿摘录下来的言行记录整理加工,处理成符合帝国利益的。

这个任务,自然非常考验人的水准、见闻、文字功底等综合能力。

那这种人势必是个善于理解政治的人物,并且甘于低调。

太史令,这可是冷板凳,一般人耐不住寂寞的。

一个人,一卷竹简,一支笔,一把刮刀,一盘漆墨,一坐就是一天。一个职位,一担着这担子就是十几年。

薪酬不高,可是不管谁上台,换职位可以,但是不能换这个人。

年轻的新任少内史领着一帮年长的小吏们在尚书台各大书馆里找了半天,最终在一堆竹简、纸卷之下找到了太史令。

胡毋敬,他日夜观书,看书困了直接以书为被,倒地而眠。

这少内史,见到了胡毋敬说了不少好话,请他指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