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秦炎> 第664章 风里雨里,南越将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4章 风里雨里,南越将士(2 / 3)

,很早就养成了把臣子的功劳归在自己头上的好毛病。

所以嬴政是宁可牺牲全体将士,也要吃掉百越。

其实,嬴政始终都是那个嬴政,他过去没有多么伟大,后来也没有昏庸。

只是他的坚持、始终如一,在一個变迁的时代里给民众酿造了无数的苦难。

他没有打算改变自己,但是却改变了时代。改变了时代之后,自己却不能适应新的时代!

这就是人的局限性。即便是祖龙,只要作为一个人,困在肉体躯壳之中,就注定有所局限!

人永远只能观测到事情的某几个位面,永远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屠唯临终之时,他的将士们曾经反复问过他一个问题。

“费这么多的代价,杀这么多人,就为了满足他一个人的愿望。他想要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我们只是他打造丰碑的工具罢了。这场战役,根本发动的毫无理由。”

“就是为了占领别人的地盘而占领别人的地盘。”

之前就说过,老秦人中也是有很多有识之士,这些将军们通晓易理周书,他们打仗不会只为了军功而打,还是很讲道理人伦的。

这次秦国要攻打百越,其实秦国的将军们首先有一部分人就不看好。

原因有很多。

其一,扶苏之前就说过,要改革军功爵制。然后改了一半,人不见了。这肯定不是扶苏不想干事,是有人不想让他继续把这个事情干下去。因为牵扯到的利益阶层太多了。

而当时反战的臣子们,大多都畏惧嬴政的威势,气焰很弱小,在朝堂上几乎发不出声音来。

其二,将官们找不到攻打百越的理由。

这也就是这一次扶苏南下百越,前往两广地带的时候,与之同行的尉缭和他讲的道理。这些将军们,也是在讨论这个事情。

因为这关系到战争的成败。

正月末,扶苏和尉缭、尉缭之徒王敖,冯敬、吕氏兄弟几人已经一同踏上了前往百越的道路。“古曰:师出有名。这打仗,首先要名正。”

“师卦,贞,丈人吉,无咎。”

战争,会带来死亡,这是不吉利的。所以老祖宗在总结易经的道理时,对于师卦做出的论断是无咎。

在老祖宗们看来,即便是战争胜利,也不值得高兴。而且也不可以以此高兴,否则国家就要危险。

那么眼下的秦国,已经踩了这个不该犯的错误。

尉缭可是特意跟随扶苏前来的,他重新被拜为尉,一是满足嬴政想要调遣使用他的想法,二是为了给秦国继续培养继承人。

要成为一个圣君,扶苏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缭一边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导他,一边还要以臣子的身份好好辅佐他。

尉缭,战国末年最强辅助。

这是师徒三个第一次外出实践,和之前在宫里闲聊完全不同。

马车上,缭对扶苏说着打仗胜利的法宝。

“易经曰:师之道,必有正名。因师之与,天下万民必伤,如不以正,则民心不从,致凶之道。”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打仗的法则,必须要名义上合乎正道。因为只要发兵,那民众的生命就会被夺取。如果不合乎正道,那就是招凶。”

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其实根源就在这个战字上!

因为秦朝时期,很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国内的联结长城、徭役、挖地宫这些事上。

其实对大秦帝国影响最大的就是两次连接起来的战争。

第一就是攻打南越,第二就是攻打北胡。

对于历史上占卜者对秦国做出的论断,“忘秦者胡”。

不管是指胡亥还是指胡人,似乎都是说得通的。可见此谶言之妙。

“所以打仗要想胜利,第一个法宝就是正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