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文明的冲突
在嬴政称制皇帝之后第二年,也就是他东巡在泰山封禅的童年,秦始皇任命太尉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50万征讨百越,因为百越各地分散,尚且处在部落时代,所以秦军兵分五路:
第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
第二、三路攻取南越,第二路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第三路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
第四、五路入广西,攻西瓯,第四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第五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
嬴政之所以这么安排,为的是如若遇到大敌,秦军可合兵后攻取。
当时的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用天下之中的中和华夷之别的华组合——故名中华。
而在同一时间段,他开始奠定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以来的中国基本版图。
对于史书上的攻打南越,到了后世几乎是文人才子的或歌颂、或批判的重点内容,但是他们往往只会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南取百越。
但是这四个字背后的艰辛和付出的鲜血生命,其付出的真实代价则让人胆寒。
嬴政后期的执政,整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胜利之中。他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虽然人不至于昏庸,但是滔天的权力让他开始忘却本心。
比如,在南越大战这件事上,嬴政只做到了不择手段,而不顾底线。
由他政令所发起的战争给原先住在百越一带的原住民乃至整個秦国五十万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而这场给秦国和百越双方都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现在正陷入白热化的阶段。
第一路秦军攻打百越,战事相对来说顺利,进攻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今福建的10万秦军在当年就攻下了东瓯和闽越。
当然这一路秦军是五路秦军之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目前他们在攻下后来的福建与浙江后留守驻军在闽浙当地。
秦国攻打百越,一开始是打算延续当初攻打六国的战略方式的。也就是一边吞并,一边派遣驻军在后方看守。
有了李信战败在天下人面前给嬴政丢脸的事情,嬴政以之为谏,完全不敢放松对前线后方的刚刚被攻略的地盘的控制。
所以第一路大军在顺利拿下后来的闽浙一带后,一边驻守,一边开启了对南方地方的开发。对南越一带推广秦国的文字、制度、文化、语言、工具、法律的同时,广大的南越闽浙原住民也在慢慢的和秦国人互相沟通往来。
因为这一次战争比较顺利,相对来说,第一路秦军的人数上没有太多损失。
而这十万军,像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们不必要参与接下来的深入开拔。
这些年嬴政在后宫里忙活着如何过着优渥的生活,去往泰山封一棵树为五大夫,琢磨今天晚上找那个小美人,如何收拾扶苏的时候,秦军和南越一带的原住民展开武器、思想上的交锋。
嬴政的生活不仅仅与他现有国内的庶民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部分人成为了他的奴隶的同时,而南越一带几乎成为了人间炼狱。
须知远古至秦时,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即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中原人称为越人。
在那个时代,‘越’与‘粤’通用,越人亦称粤人,因其支系部落众多,故称为‘百越’。
但百越本身并非民族共同体,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汉族、雄王京族、布洛陀壮族、袍隆扣黎族等等。
百越部落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部落、闽越部落、南越亦称南粤部落、西瓯部落有说西瓯属南越的分支、雒越部落等几个部分,其中东越部落、闽越部落、南越部落属汉族先民,而西瓯部落、雒越部落则是京族、黎族等民族的先民。
在先秦时代的末端,扶苏这位穿越者是很难想象,两千年后富裕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