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那个时候,就会天下大乱。
坐在席上的王绾,脑海里酝酿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想要去见一个人。
当面和他说经济的大事,这货币的事情,关系到家家户户,实际上是民生之本,怎么偌大的大秦朝廷,如今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清楚呢。
——
嬴政接连给扶苏封赏了好几日。
扶苏一时间站在咸阳城的风口浪尖上。
很多人夸耀说他很勇敢,很多人说陛下对扶苏真的是太好了。这么大的事情发生了,陛下还能够保护太子。
嬴政给扶苏封了很多田亩暂且不论,还赐给了他三座矿场。
理由是扶苏曾经立下很多功劳,当初赵高阻拦,不给扶苏封赏。
现在赵高没有了,嬴政很爽快给扶苏一一对应有所赏赐。
也就是说,扶苏过去的功劳,现在才开始被嬴政一一兑现。
都说延迟满足更爽,但是这延迟都延迟了七八年了。
请问迟来的奖励还是正义的奖励吗?
至少扶苏没有感到喜悦,因为现在的扶苏,他已经不需要再依靠嬴政的奖励或者赏赐在朝中立足了。
恒阳宫早已经慢慢地成为了一座在朝中人人都难以撼动的大山。
其地位已经不是通过嬴政奖赏,就会被抬高;也不会因为嬴政责罚,就会被贬低。
恒阳宫成为了一个以扶苏为唯一领导核心的独立权力体系。
比起那些外在的赏赐来说,这个才是对扶苏来说至关重要的。
只是在外人看来,赵高被太子杀了之后,他们的皇帝陛下大肆地赏赐太子,让很多人都为太子高兴。
毕竟那本来就是扶苏应当的。
恒阳宫一时间成为咸阳城人人议论的对象,大家都在夸赞扶苏,说他做事很有秦人之风。
只是,庆功宴可就弥补不了了。
紧接着,嬴政又颁布新的礼仪法规确定扶苏的出行仪仗规模仅仅次于他的出行仪仗规模。
理由就是那个姚贾出的主意,说太子敬爱他的父亲,杀赵高、清君侧,孝义德行感天动地。
嬴政非常感激上天赐予他这样的儿子,所以做出这样的赏赐来。
整个大秦帝国独一无二的赏赐呦!
咸阳民众闻之,一个个都很感慨。说实话这事情干得不像是他们熟悉的秦王政的作风。在男人心目中,嬴政最得人崇拜是因为他很狠。
但是大家还是祝福扶苏吧。
民众也不傻,虽然感觉皇帝在憋着坏,但是他们也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只能就是看着事态接下来如何发展了。
毕竟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的太子,恒阳君这个人,就像是帝国的祥瑞、又或者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
在战国末年、秦朝初期,他本人就像是高山上的满月皎洁无瑕,又像是寒冷冬日里的光明温暖的火把。
对于帝国的子民来说,扶苏能给他们带来一种精神慰藉——希望。
不管眼下的痛苦到底是谁造成的,但是实践证明,嬴政不是那个能够结束他们痛苦的人,他只是加重了他们的不幸;而扶苏则是那个能够挽救他们于水火的人。除此之外,最让民众热血沸腾的是,嬴政下令扶苏在外戍边,监军赵佗、任嚣五十万大军。
这件事一度轰动咸阳城。
扶苏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他似乎成为了民众心目中反战的代表人物。
大概是在经历了祖辈三代乃至四代的屠戮和杀伐之后,民众终于累了、倦了,终于认同了扶苏所追逐的政治理想。
只是有一点要言明,扶苏不可能成为皇帝后永远不打仗。
其实民众对一个人产生了个人崇拜之后,不管他做什么,在集群的作用下,群众始终都觉得他做得是对的。
老秦人一开始就是这么崇拜嬴政的。
不过现在,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