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汉高祖舌战群儒
诸子百家门生闻言,一个个互相议论,忍不住连连点头称赞。
从张苍的传达的诏令可以让众人看到,扶苏的心意非常坚决,这次诸子百家,就是给天下庶民开的。
以这样的心意,何愁无法打动昔日本来就都是为庶民请命而发源诞生的诸子百家呢。
张苍的话,也确实是铁打的事实。这是过去贵族和士人做学问一个很大的弊端。
先上车的人和后上车的人,他们永远也都无法理解体会彼此。
那既然如此,每天鲜衣怒马的人,谈何能够研究设计出一个保障那些衣食不足的人的制度呢。
这本身就是個谬论。
“所以这一次质询,太子下令,安排一些原本就是庶民出身的秦国底层官吏来作为质问者,诸子百家作为回答者。”
“诸子百家,要让秦国官府同意留下,又或者留下之后,日后向什么方向发展,就在今日的集会辩论上。那么今日的集会,不仅要给当今天下人一个交代,也要给后世子孙后代一个交代。”
“今日的质辩,看似比日前的形式流于简单,但是绝对不可以儿戏。今日诸位的言行举止,日后都将成为天下人议论的对象。请诸位慎重。”
诸子百家的领袖,也纷纷站出来说话。
“既是为天下生民、为后世子孙而开设集合,我等势必倾力配合,全力襄助秦国。”儒家孟氏派的宗师,年近七旬。
在他出面后,孔鲋、荀卿后人、纷纷站出来附和。
儒家并非不懂得变故,恰恰相反,他们是最懂得择时而动的一群人。
在历史上,很多儒生在天下一统后,都是接受了秦国的招安,去往咸阳城安家。
只是之后汉朝建立,他们的屁股坐在印刻汉王朝纹样的席子上时,有个人把他们儒家上下弄得很不爽快。
这个人,就是今天的主角。
历史上的汉高祖,如今扶苏的卫尉官刘季。
有了儒家带头唱戏,其他诸子百家自然纷纷跟着响应。
张苍望着儒家的门生师徒,心中十分宽慰,他们儒家,现在可算是天下第一大宗了。
太子曾经多次让他改造儒学,虽然学问理论未成,但是他已经琢磨出来了一套礼法、音律,这些对于未来的秦国绝对是大有裨益。
张苍信心满满地望着自己的同门师兄弟。
这个时候,他还没意识到扶苏的安排将给师门带去怎样的灾难。
“要为天下庶民所认可,自然当有庶民参与。太子认为,过去诸子百家集会,从未有一字不识的庶民参与。但是一字不识的庶民,即便登上此台,恐怕也说不出所以然。”
“所以今次,太子开了先河,请了来自秦国的一士一武;又请了来自六国的吏与庶。由这四个并非高官、名士、大学者出身身份的人来质辩。”
“诸位认为这样的决定公允合理吗?”
诸子百家一个个纷纷低头,他们本来以为是什么世外高人,结果是太子身边的家仆一类臣子。
儒门弟子窃窃私语,名家、墨家擅长辩论,自信能够拿下这一轮。
道家、阴阳家、杂家、兵家、纵横家一个个都觉得今天这轮质辩水很深。
张苍看到大家都在小声地议论,就说,“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大会正式开始。”
“等一等——我有问题。”叔孙通站了起来。
“说罢。”蒙毅直直望着叔孙通。
“方才起,我就有一个疑惑。庶民之所以为庶民,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具备能够让自己翻身的能力。而识文断字这种最基本的事情都是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更不要说博古通今,晓谕大道这些事情。”
“可是太子说,此次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既然如此,这就是承认孟子之说,将民众的生机看作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