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之间传一传。
“不出三代,国家必定陷入危难。”
扶苏说罢,又盯着邵平。
“你怎么看这些事?”
邵平被扶苏的激烈陈述问的懵了,过了好一会,他才缓过神来。他还先回忆了一下,他们一开始聊啥来着,怎么直接扯到了社会风气上。
邵平作揖,“臣大概明白太子想要做什么了。只是这除山中之贼容易,除人心中之贼可谓万难啊。”
扶苏就说:“贼,不一定要除掉,把他们赶跑就可以了。这个世界上,偷窃这种行为是不会消失的,也许偷窃这种行为,本来就不该被定义为偷窃。”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行为是没有办法消除的。但是对待这些社会乱象,恐怕要得弄清楚,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去纾解。”
邵平就问扶苏,“敢问太子,太子打算怎么赶跑贼。”“自然是让清正贤明之士居于上位。曾几何时,为了争霸,诸侯国上下无所不用其极。在那种状况下,被迫选择一些手段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今天,战争都已经结束了。难道还要压抑君子,让小人掌权吗。”
扶苏一早就发现了嬴政理政的弊病,为了集中权力,所以让小人掌权。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按照易经上的道理处理小人。
在易经之中,君王是可以任用小人的。因为易经讲的就是变。但是你用完小人,可以继续留着他们,要给予他们财物,但是绝对不可以继续再使用他们。
当初使用小人,不就为的是扭转乾坤,使得天地风清气正吗。但是在用完了小人之后,却又不能够及时使用君子,让君子来治理国家,这就是他后期执政最大的失败。
邵平听明白了扶苏的话。
“所以太子是打算,借着这次诸子百家,为秦国选拔一批清正廉明之士。日后让他们执政?”
“汝渐知吾也。”
邵平就忍不住担心起来,“此事恐怕只能为少数人知晓吧。若是太子您的心意传到了咸阳,他们恐怕不再会支持太子了。”
“我可是来消除威胁秦国的不利因素的,和朝中大臣们利益是一致的啊。”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邵平心里担忧,可是又忍不住想笑。
因为扶苏太聪明了。
他把所有人都给骗了,他说要来为帝国铲除异己,实际上是给自己招揽人才了。太子你可是真的大公无私啊。
还把我吓得,以为太子真的温良恭俭让,对大王过于孝顺了。
不过这样也可以趁机提拔君子,排斥打击小人。
小人都是时局养出来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君子,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看到一个坏人树立的榜样,就会跟着去做。
只有让君子壮大,君子治世,这样国家才会有盛世。
事实上,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观,那对治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实很多有道德的富商、大臣,他们的存在是对社会有正向意义的。
他们不会欺辱弱者,反而靠自己强大的实力制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岗位。他家里的财越多,就帮助的穷人越多。这种人他们非常会治家,让自己做好,随后感化别人。
但是这样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扶苏要做的,肯定不是喊口号说,让这些人多一点吧。说是没有用的。
自己养一波,在民间培养一波,等到自己和他们一起居于上位。
从上九到六九,全部都使用贤能,天地次序定位,以真正的天性来治理国家。那真正的天性是什么,就是永远往下看。
不信你就抬头看天啊,天无处不在,你走到哪里抬头看都是天。而天永远是向下看,向下照顾民众的。
这就是扶苏主打的治国思路,也是现在正在着手操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