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愿,完成天下一统。随后大力改革文教,借助眼下这小人气焰极盛,民众怨声载道之时让君子之道回复。”
“按照易经的道理,君子道长,小人道消;那么小人势力滔天时,正是君子之道回复时。”
“觉醒的人应当趁着这个机会,将眼光放敏锐,抓住时机,鱼跃龙门。”
“因为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而时机又是失不再来。对我来说,能够明白我一个是一个,能解脱一个是一个。”
“但是要做到这些,必须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需要将那些三教九流中的糟粕全部清理掉。可是要做这些,我势必面临重重的阻碍,更要得罪各种历史遗留势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
“权力不仅可以保护自己,权力还可以帮助我战胜对手。”
“可是要获取权力,古来分为两种,一为顺取,一为逆取。顺取也好,逆取也罢,虽然都是人为,可事后看来,冥冥之中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加以操纵。这使得我不敢轻易断言。”
“可是眼下,我必须要提早做准备。”
信一脸凝重地望着扶苏。
扶苏一脸认真地说,“因为,我成年了。”
这些暗示,信不会听不明白。
而且扶苏说这些,却又是在他提出要留在宫里对付赵高的时候。
“太子的大业,是为天下人。这样的志向,臣一定倾力相助。只是不知道太子意欲何为?”
扶苏难得对着信这么严肃,“在我眼中,善是恶的源头。恐怕你我都要摈弃过往那种作风。”
信低着头看了看地面,“太子的意思是?”
“也许你过去很厌恶痛恨赵高那样的人,可是现在我要去完成大业,却需要有人狠得下心来。仁慈根本做不成大事,只会一次又一次壮大小人。”
“要用雷霆的手段,去执行春风化雨的任务。我想这就是老天对我们最好的昭示。雨水本润泽万物,可是若下雨水,必定伴随惊雷。”
信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像赵高一样,趋炎附势,招揽小人,结党营私,权为己用,贪赃枉法,玷污尘世。
信实在是难以想象。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要你去杀了赵高,你能办到吗?”
信心头一震。
“他罪恶累累,应当被秦律处置,以儆效尤。”
“你觉得是君权大,还是秦律大?”
信已经也被现实打得险些抬不起头来了,君子就是不行啊。“先师曾经说过,刑始终上不了大夫。唯一能上得了大夫的,是权。”
扶苏继而道,“连君父喜爱的臣子蒙毅上谏,都杀不了赵高。这就说明,秦律是奈何不得他的。要想杀了他,就必须要用非常的手段。”
信忍不住道,“太子犹如白玉,本无暇。何必为这种人血染白衣?”
“臣和赵高,素有恩怨。当年我和赵高曾经师从同一位律史学习律法。老师认为他心思奸邪,不愿意举荐他去尚书台。”
“没想到他就因为这个记恨老师。后来他还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让大王对他信任有加。只是等到他进入尚书台后,立刻动用手段杀了先师。我与赵高,乃是私怨。”
“而且赵高身份特殊,太子还是置身事外的好。”扶苏冷着脸,“置身事外?你是我的信臣,王后乃我亲母,我的亲和信都和赵高结怨。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赵高已经是不得不除。但是既然要除,就要做好善后工作。”
“如果伱真心要留在我身边帮助我,那就忘却那些君子小人的分别,做事只为目的,不顾手段。如果你做不成……”扶苏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他并不想连累信,也不想被信连累,“仔细想想你的年纪也差不多了,可以回家了。”
林信一直认为自己正当壮年,扶苏这么一说,当即双目烧出火星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