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前些时日的丞相故里幽都】
【《光启大帝》 李野伏在案前,执着笔迟迟未落,几点墨晕染在纸上,几欲下笔却还是将其置于笔具上。忽来一阵风卷了进来,随之而来豆大的雨滴打在窗上,他们期盼的甘露来了】
【李野轻轻将窗闭上,透过窗棂,附近人家的稚子张着手触碰雨的湿润,惊喜地呀呀叫着,家里人赶忙出去看顾田地,留了老者看着孩童。这幅光景他已是多年未见了,上回还是那个稚子,如今归来成了老翁】
【一年前,先帝走了,他便回了故乡,可惜如今已无当初的村子了。还有谁会记得当初的日子呢,终究是人走茶凉,凄凉光景啊。“人无再少年,花亦早凋零,”李野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执笔写了起来】
【李野见过的人实在是多,恰好离开京都前他见了一花伶,她在酒席上表演才艺,吹拉弹唱样样俱全,他欣赏伶人的才艺出众,曾与她侃过天。“后生,这一招可是把我这老儿唬住了,”李野如同邻里般亲切说道】
【伶人不由露出了笑意,“哪里的事儿,不过是民女稍学了些乐理,岂敢唬住您啊,”半晌她显出些苦恼,“您应是读书人罢,民女想问询一二。”】
【“你问吧,老儿经事儿多了也许能出出主意。”】
【“民女也不能总靠声乐求生,若得遇一佳偶岂不有了着落,”伶人迟疑片刻后还是问了问,她总有失去娇嫩容颜的时候,届时她的才艺是否为人看重?别看刚才不少人为她掷金,不过是世人爱美】
【“你不应如此想,负心薄幸者何其多,你如何判断其本性呢?佳偶有真正实在的标杆吗?人终有容颜衰减之日,为生计者才也,技艺高绝者终有出头之日。若一生行一事,也算是中上之才了,”李野思索后给出他的答案】
【后来便已离了京都,那伶人是否听他的话就不知了。抉择全靠各人,他也仅能表达自身的观点,能左右的终究还是她的心,随心而为罢】
【伴着此般思绪,李野写下了一个剧本,前些时日的科举舞弊犹在眼前,这个剧本既是劝告女子勿要为表面所惑,又是来讥讽一下今上。恐怕以今上的脑子也不会想到这么深,而且也不会在意】
【若是一个讥讽便能改变帝王本性,那才是真的见鬼,一律归结为祖坟冒青烟。李野捧着手上的剧本,等雨歇后再送去传卖吧,也让老头我享享清闲】
【“伶人怎不能有颗如玉心呢?”】
【好耶,大梁支线!收看我们上一期讲小明的都知道,小明跟李晔都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准确来讲丞相才是最开始的忠臣一号,当年他们还一起守过村子,一起长大,少时君臣一世君臣就是说的他俩】
【当年一起守过村子的人后来都走了,只剩下君臣二人,然后小明也走了,只余李野一人还记得曾经的日日夜夜,他成为了孤守着村庄回忆的那个。也许是怕时间一同带走他的回忆,他写了那篇很有名的乡录】
【“千里归乡人,万里归乡路,”离时尚少年,归时已成灰,也算是有一人葬回故乡了吧。真不是我故意刀你们,这历史就这样,不扒都是玻璃渣了,扒了还得了,直接半部梁史刀上加刀】
【让我们关注一下我们的伶人小姐姐,这位可谓是美貌探子,最难消受美人恩,不被骗傻就怪了。合理怀疑电视剧在编造啊,丞相和伶人应该没什么野史记载曾经谈过话吧】
【但怪符合人设的是怎么回事儿,伶人的确有记载说曾经擅乐具之类的,而丞相遇到各种类型的人也是能相谈甚欢的,还圆上了这是】
【电视剧的编剧太有脑洞了,真是有才,受上赏,我包不会像戾帝那么抠的对你】
[up人戾帝给的钱看起来虽然少但是能吃三个月,你给的……也行吧]
[你个坏人,又给我喂刀,他们都死了,四舍五入他们在天堂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