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儒门亦会以身作则。”
“方家在天京的灵田会推翻一半以上,只保留凡种。”
“同样的,本相已说服崔家,卢家以及李家,理国公,共同遵守灵田协议。”
“元吉书院将传令子弟,支持限制灵米,违背者将逐出师门。”
“这一方针政策,来自冠军侯的提点。”
“本相以为应让侯爷过目再说。”
嘶
楚无疆闻言大吃一惊。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这一次方相是下了血本的。
他居然能说服几大世家以及理国公同意限制灵米,并动员整个元吉书院,号令儒门弟子。
这简直不可思议。
楚无疆不禁问道:
“宰相大人,您是如何说服他们的?”
方相笑了笑说道:
“不外乎利益二字罢了。”
“冠军侯请看。”
方萧然在一旁静静地守护着,他听到父亲的命令,便取来一份厚厚的折子。
楚无疆接过折子,仔细观看。
“灵米者,天生之灵物也,非寻常可得,不宜轻许他人。”
“故凡种植灵米者,必先审其人,核其位,以昭天赐之重,皇权之尊。”
……
在这折子里,方相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大体采纳了楚无疆的政策方针,根据爵位,功勋,以及恩赏,用来核定灵米亩数。
这套方案直接沿用了楚无疆提出的大体思路,但宰相大人同时加入海量的辅佐政策,完善方案。
比如超过亩数的灵米种植,举报者有奖。
每多种一亩,罚一百亩的金额,上不封顶。
朝廷和举报者平分奖励。
比如鼓励种植普通粮食,执行减税政策,对于灵米种植执行重赋。
一亩良田,能产10斤灵米,征收50%的灵米税,以遏制灵米扩张。
比如鼓励废除灵米,改种稻米,给予奖励等等。
这份折子写得极为完善,充分考虑到各地武者,地主都是因为灵米的价值更高,所以广种灵米。
一斤灵米,最少能卖到5两银子。
产值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宰相大人的各项方针,都是要打压灵米的产值,让天下更倾向于种植粮食。
当然了,任何政策都要考虑利益集团。
这份折子里面不仅采取爵位,官职用来衡量相应的种植亩数,还加了一项东西,恩赐。
只要太子掌握恩赐的权力,让自身的派系多种灵米,反对的派系不能种灵米,以此开刀。
怪不得宰相大人能说服其他世家,同意限制灵米亩数。】
这方案确实很完善,还照顾了世家利益。】
只是有些问题,不知宰相大人是否考虑不周。】
楚无疆仔细看下来,心中咯噔一声,连忙说道:
“宰相大人,这折子有三个问题。”
“第一,分给武人的灵田亩数太少,秀才,举人都有相应的名额,而武进士才有相应的灵米亩数。”
“第二,恩赐的方案未定,留下的口子太大,镇国公一定会反对,而且会非常反对。”
“第三,朝廷降税的话,要从何处填补财政缺口。”
宰相大人略显惊讶地看着楚无疆。
他在这份折子上留下两个陷阱,一个问题。
没想到楚无疆看一遍就挖出来了。
这文治能力,合该入我门来。】
宰相大人的神色多了几分热切:
“冠军侯果是文武双全。”
“可那镇国公拥有两千万亩良田,其他国公也不比他少,这些良田本质上又分给附庸家族,里面的武秀才,武举人数不胜数。”
“朝廷放恩科,武秀才只是一个身份,反比文秀才要多得多。”
这跟楚无疆的前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