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在八路军需要民力进行运输物资的时候帮着发动村民去运送物资,或者是在小鬼子发动大扫荡的时候组织村民进入大山躲避。
区小队的作战任务主要是针对汉奸,除非特殊情况,要不然区小队是不会直接与小鬼子进行作战。
在区小队完成了基本的训练后,那么便能进入县大队。
当然了,那些不符合八路军招兵条件的战士就不能进入县大队了。
因为县大队是以执行战斗任务为主的。
然后这些新招收的新兵便会在县大队接受强度更高一点的训练。
县大队任务主要是以收集并且整理区小队送上来的情报,收集粮食,武器装备,以及护送物资移交给主力部队为辅助。
县大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对小股小鬼子进行伏击,同时在主力部队进行战斗的时候辅助主力部队作战,帮助主力部队打阻击。
有些实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的县大队甚至会承担一些攻打小鬼子炮楼的任务。
可以说县大队的任务要比区小队危险得多。
最后就是主力部队需要新兵扩充的时候,或者是组建新兵团的时候便会直接从县大队之中抽调战士进入主力部队。
可以说最初的八路军招兵是非常规范的,有一套完整的招兵方案。
并不是说只要是青壮,那么就可以直接加入八路军。
但是到了后面,八路军发展的根据地越来越多,加上很多根据地都比较分散,或者是比较小。
八路军的兵力开始捉襟见肘,为了保护好根据地,抵挡小鬼子,八路军就开始大规模扩充部队。
那一套区小队,县大队,最后再是主力部队的招兵方案就有些不合适了。
区小队,县大队,主力部队这套招兵方案的确很好,而且从县大队中抽调的战士战斗力也不低,至少上过战场,见过血。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从县大队中抽调的战士也是属于有经验的老兵。
而不是什么都不懂,连枪都不会用,听着炮声就害怕的新兵。
这些战士在加入主力部队后,对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影响也不大,一个班只要有那么三四个老兵领着,那么对于战斗力可以说基本没影响。
这套方案虽然很好,但是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
那就是培养周期太长了!
先从区小队到县大队,再到主力部队,哪怕是最快都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平均的话,基本上都是四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需要消耗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壮训练成一个合格的八路军战士。
但是小鬼子怎么可能给八路军训练新兵的时间?
别说四个月,两个月都可能没有。
在各重压力之下,为了避免因为兵力不够,导致根据地重新被小鬼子夺走。
八路军只能快速扩军,直接招手青壮加入部队,采用老兵带新兵都方法一边作战一边训练新兵。
尤其是一些实力不错的县大队,更是直接被扩编成基干团。
一般来说,只要打那么两场仗下来,新兵就能快速蜕变成老兵了。
但是什么都不懂的新兵直接加入主力部队负责的战斗,伤亡率实在是太高了。
一场高强度战斗下来,新兵不知道要阵亡多少。
那些新兵可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串数字,不少军事主官都因为部队新兵伤亡过大而非常自责。认为都是因为自己指挥和训练出现了问题,导致新兵伤亡那么大。
尤其是那些直接由县大队扩编而成的基干团,县大队老兵本来就少。
有些县大队一个班能有两名真正的老兵就不错了,突然扩编成基干团,然后承担基干团的任务,伤亡更高。
自从因为八路军各部队迅速扩张,大量的部队之中充入了大量的新兵使得部队战斗力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