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理科自己的兴趣真的不是一般浓厚。
其他学生可能学这个就是为了“学习”,但自己不一样,自己是真的感兴趣。
尤其是物理课上,他还记得自己在第一次接触到物理课上的电路什么的时候,他觉得这玩意儿怎么能那么神奇呢。
世界上对他而言最神奇的就是电力了,这能带来光亮,也能用来取暖,甚至还可以带动电机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从那以后,家里的电路出问题基本上除了电力公司的人以外,小的一些比如修灯泡或者是给朋友修遥控车等等都是自己来。
到了后来,他们林城直接成立了一家电力公司,说起来和他还有点渊源。
因为哲通电力集团的总裁就是他们一中毕业的。
于是宁力夫在高中就做出了决定,以后要成为一名电力工程师或者是电工加入哲通电力,成为他们集团当中的一份子。
如果是换做以前,自己告诉父母毕业了想成为一名电工的话,父母可能不会说什么但也绝对不会开心。
因为电工这门职业似乎一点都不“高大上”,没医生、律师这些东西听起来体面,值得出去在其他人面前炫耀。
那会父母虽然没有明确拒绝,但还是说了那句“要不你再琢磨琢磨,以后考个公就挺好,又稳定又体面,还不累。”
这个确实,毕竟谁家父母不希望儿子过的好一点的。
他们林城的电力公司又不是看不到,那些电工一个个工作服都从来没干净过,一个个又累又沾点危险系数的,但工资也不高。
就剩下一个在当时看“稳定”的优点了,作为一个蓝领选择还是不错的,但不应该是首选。
……
但这一切在哲通电力出现之后变了,哲通电力慢慢的发展壮大成了他们全林城、全权河甚至全滨海的供电公司。
然后就是林哲给员工们高到在外人看来有些离谱的工资和待遇。
最后就是林城人掀起一阵“哲通热”,能进哲通的先进哲通,进不了哲通的再去考公试试看。
他的父母观念也随之转变,以前不会答应,但现在听他说以后想进哲通之后有的就是肯定和鼓励。
“儿子!加油,以后考进哲通咱家也不为你的前途发愁了。”
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滨海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作为一个比较有规划的人,宁力夫早就了解过,甚至在电力学院没正式成立之前就有了打算。
因为哲通的老板,自己的老学长就是理工大学毕业的,他甚至在网上都搜到了哲通电力集团关于在理工大学校招的通知。那个校招的名额很多,自己就可以凭借这个进入哲通电力。
当然,如果只是这个的话他今年可能会犹豫一下,毕竟自己考的分数足够上一个末流211,但那也比滨海理工这个普通本科强出不少。
但哲通电力联合滨海理工的电力学院出现了,看到那师资力量宁力夫就觉得一阵澎湃。
吴华春,那可是国内电池应用技术方面的领头人级别的泰斗。
宫元明,华清大学的教授现在转头来了滨海理工大学。
文留香,物理系的大牛,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学士,回国就被京城大学特聘成了物理系的教授。
等等……
这些人居然全都在滨海理工的电力学院,这叫自己怎么能不激动?
虽然能上更好的所谓211的大学,但选择滨海理工电力学院才是更好的前途,自己电力工程师的梦想就可以实现,甚至会更近一步。
想到这里宁力夫也走出了房间。
房间外父母都在,今天他出高考成绩俩人特地都抽出时间在家陪着自己。
……
“力夫,成绩怎么样?”
面对父母的询问宁力夫说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这个数字说出口后父母都露出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