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西北地区的乡镇里是比较常见的,大家用电不方便就在这里,只能在一天的时间里面集中用电,把需要充电的家伙什充好电,过了时间就没有供电。
另外相比城市里面的电价,这里的电价平均下来其实更高一点。
这个林哲自然也能理解,人家在这儿开发电站肯定是不能亏本运营的,柴油发电,那成本可高了去了,算下来比火电成本都要高出不少。
再往前走走就到了乡里的中心街道,在这里林哲也是难得看到了几杆路灯。
“太阳能的,顶部有个太阳能板,要是大太阳的天气晚上还能有点用,到了阴天雨天连续两天不出太阳的话就没烧火棍好使。”
听着李朋义的介绍,林哲也是细看了两眼。
这就是太阳能的一个弊端吧,没太阳自然啥也不是,而且需要固定维护,不然太阳能板的续航能力和转化能力会大大减弱。
……
继续往前走,林哲还看到了驴车,一个老伯就“驾驶”着他的驴车,后面拉了一车柴火。
这在其他地方可能看不到,但在比较落后的小地方还是能看到的。
“快到了没?”
听到这话后李朋义指了指前面的路口。
“过了这个路口再过去个几百米就到了。”
“那停车吧,咱干脆走过去。”
“行。”
下车后章程和如意也跟了上来,接着一行人继续往前步行,一路上还遇到了好几辆驴车。
有的车里放着化肥,有的则是放着一些摘到的农产品什么的。
林哲路过一个老伯的驴车,看到了里面翠绿的黄瓜和一些其他蔬菜,正好这会老伯也从路边的田地里走了上来,接着也是开口打了个招呼。
“老伯摘菜啊?”
“是哩,你这后生看着眼生啊,谁家的?我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记不住人。”
说罢老伯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在村子里遇到主动打招呼的一般都会以为是谁家的孩子,不会认为是什么陌生人。
况且现在的孩子长大了那都是十八变,从城里回到村里的时候完全和小时候就不是一个样子。
“不是,我就路过来你们村子里看看,你这蔬菜可新鲜咧”
原来是路过的客人,不管如何,他们老了其实平时说话的人也少了,这年轻人愿意主动搭话的也不多。
所以他还是很开心的,干脆从旁边车上的菜筐里面拿了一捧黄瓜。
“你们几个后生尝尝,今天的头茬黄瓜,可脆可清甜哩”
说这话的时候老伯笑着露出了一口常年因为抽烟熏的黄牙,但林哲不觉得恶心,他们上一代的老人条件有限有抽烟习惯的大都这样。
正好口渴,林哲也没客气。
接过黄瓜给一人分了一根后林哲还从兜里摸出了烟盒,接着给老伯递上了一根。
“唉吆,可感谢你咧,这好烟我可不常抽哩。”
老伯分辨不出什么是好烟孬烟,但就知道带海绵嘴的是好烟,他平日都是抽烟锅巴,也就是旱烟。
林哲主动点火,老伯呼哧呼哧吸上一口后也是一脸的喜色。
“好烟,好烟呐”
老伯抽烟,林哲这边把黄瓜随身擦了擦,这种黄瓜不带刺儿弄干净都用不着水洗,一口下去和老伯说的一样,脆口清甜,爽的很。
“老伯,你这村里平时用电不方便吧?”
听到这个老伯自然是接过了话头。
对于他来说,平日里没电或者说没什么电真的没什么所谓,做饭用的是火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最多的需求不过是偶尔打个电话就是了,甚至看电视都没那个习惯。
充电的话可以去乡里的小卖部,到了供电时间可以一块钱充一次,他这老年机充一次满电就能用个一周多。
办理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