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将球推进空门。
比分变成了5:0,全场都是球迷的惊呼声。
中国队的这次精彩的连续的二过一配合,看的球迷们神驰目眩,连鼓掌和欢呼都忘记了,只剩下意识发出的‘卧槽’之类的惊呼声了。
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比赛的球迷同样无比震惊:
这是中国队能打出来的配合?
林风和陈涛之间默契的跑位、传球、再跑位、再传球,让他们想到了温格的阿森纳。
与枪手不同的是,阿森纳的传切是靠着多名才华横溢的球员日复一日积累出的默契,以及在球场上灵光一闪打出来的。
而林风和陈涛之间一起训练和比赛的时间并不多,根本没有那么高的默契。
他们的这次配合,全靠两人出色的意识和超高的球商完成的。
两人之间似乎不需要交流,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另外一方就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独属于天才之间的默契!
如果说前四个进球还只是对日本队的士气造成了打击的话,那么中国队的第五粒进球,可以说是彻底摧毁了日本队的士气。
参与这次防守的日本球员全都绝望了,他们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跟对方的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上。
感觉自己跟对方玩的就不是一个游戏,球在对方脚下简单的传来传去。
而他们却像是没头苍蝇一样,追在对方屁股后面到处乱跑。
就好像是蹒跚学步的孩童,跟在运动健将的身后,试图追上对方的脚步,换来的却只是重重的跌倒。
刚才的这个球,真的让他们开始怀疑人生了。
士气大跌的日本队,像是丢了魂似得,在随后的比赛中踢的畏畏缩缩,失误连连。
这已经不能算是一场比赛了,因为日本队下半场连一脚射门都没有,全程都被中国队按在自己的半场摩擦。
不仅如此,士气的崩溃也让日本球员失去了跟中国队交锋的勇气。
他们的球员在防守时根本不敢上抢,只能隔着一两米的距离眼神防守。
中国球员稍微做个动作,他们就如临大敌,紧张的不行。
“这真的是日本队吗?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陌生?”
“他们的球员太怂了了,根本就不敢做动作,防守时连上抢都不敢!”
“呵呵,这场比赛踢完,恐怕参加这场比赛的日本球员会患上恐中症吧?”
看到日本队踢的如此懦弱,中国球迷感到非常的意外。
以往只有日本队欺负他们的份,如今居然反了过来,变成他们欺负日本队了。
这种感觉,前所未有,感觉非常的新奇,也非常的畅快!
看到日本队这么怂,中国队内的年轻球员们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放开了束缚,踢的更加自信和从容。
其实对于年轻球员而言,多打比赛固然重要,但在积累比赛经验的同时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同样重要。
以往中国队的球员,在年轻时往往踢不过日韩的同龄球员,导致他们从小就缺乏自信心。
日后等他们年龄大了,加入国家队,在赛场上遇到那批以前就多次战胜过他们的日韩球员时,还没开始比赛,心理上就畏惧了三分。
带着这样的心理包袱踢球,会不自觉的产生心理上的约束,让球员们放不开手脚。
反观日韩那边,由于从小赢到大,他们早已建立起了对对手的心理优势,到了赛场上信心满满,完全不存在束手束脚的情况。
日韩的实力本来就强,再加上心理上的优势,遇到中国队这种实力不如对手,心理包袱还大的球队,胜算自然很大。
于是久而久之,恐韩症和对日不胜便成为了常态,一次踢不赢,次次踢不赢。
现在,这种局面反了过来。
变成日本队的年轻球员畏惧中国队的年轻球员了!
这是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