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4章 辽东兴兵(1 / 2)

六月初十。

自万历末年,经略熊廷弼临危受命,节制辽东军务之后,便临时将经略衙门由首府辽阳城搬迁至距离浑河更近的沈阳城,以便统筹全局。

此时的沈阳城外,旌旗猎猎,数千名骑士催动着胯下战马自北门而出,更有严阵以待的步卒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身后将校的呵斥下于城外平原上排列军阵。

不过盏茶的功夫,原本空旷的平原上便尽是红色,紧张而又肃杀的气氛迅速于空气中弥漫。

放眼瞧去,身披红色鸳鸯战袍的官兵们尽皆表情严肃,紧握兵刃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瞳孔中充斥着溢于言表的惊怒。

近些年,随着建州女真于辽东崛起,无数军民百姓惨死在这些毫无人性的鞑子之手,原本安静祥和的辽东大地化作人间炼狱。

可碍于朝廷军备废弛,这些本是仰仗大明鼻息而存在的建奴竟然愈战愈勇,乃至于呈现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趋势,甚至还在\"萨尔浒之战\"中重创了朝廷的主力精锐,使得天下哗然。

不过好在随着新天子即位,本是垂垂老矣的朝廷倒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去年春天击退了倾巢而出的建奴,极大的提升了辽东军民的士气。

现如今,借着建奴入侵朝鲜的当口,他们即将听从天子的吩咐,兵发萨尔浒城,将战火蔓延至浑河以东!

...

...

\"黄总兵,本官麾下的儿郎们已是探明,铁岭方向和清河堡方向均未发现建奴大军调动的迹象。\"

\"故此本官怀疑,浑河岸边的皇太极所部极有可能是在虚张声势..\"

巍峨的沈阳城头,经略熊廷弼眺望着远处,眼神坚毅的朝着身旁尚残存着些许风霜之色的黄得功低语着。

\"天子有旨,此役由经略全权指挥,还请经略下令。\"

闻言,身材魁梧的黄得功便在诸多辽东文武如释重负的重视下,低声应是。

他性格虽是有些桀骜,乃至于在军中享有\"黄闯子\"的绰号,但还不至于狂妄自大到将辽东经略熊廷弼都不放在眼中。

要知晓,即便是乾清宫中的天子,每每提及这位临危受命的封疆大吏,都满脸尊敬,他焉敢放肆?

呼。

冲着满脸肃穆的黄得功轻轻点了点头之后,熊廷弼便毫无犹豫的吩咐道:\"传令,此役兴兵建奴共分兵两路,一路由黄得功为先锋,祖大寿为副,率领麾下铁骑直扑浑河,收复抚顺。\"

\"另一路,由尤世功率领,沿铁岭方向进军,以袭扰为主。\"

\"满桂率领大军于后方压阵接应。\"

逆着头顶有些刺眼的阳光,辽东经略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军令,引得城头上的将校们颔首不止。

早在前日,他们便收到了来自于京师的\"八百里加急\",声称天子已是授意登莱巡抚袁可立派遣登莱士卒由旅顺登陆,并伺机而动袭扰辽南建奴。

为了能够更好的策应登莱巡抚,经略熊廷弼也第一时间授意驻扎在后方的\"觉华岛\"水师乘船渡江,提前于旅顺屯兵。

故此,尽管此战的兵力远远不如昔日的\"萨尔浒之战\",但若是单以战略方向的角度来衡量,倒是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经略,本将呐?\"

就在沈阳城头逐渐安静的时候,一道有些忐忑的声音缓缓于人群中响起。

顺着声音瞧去,说话之人正是曾在\"萨尔浒之战\"中饱受争议,后被天子重新委以重任,出任广宁守备的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