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五,小雨。
尽管今日天色不佳,但巍峨的永定门附近仍是人头攒动,不时便有守城士卒维持秩序的呼喝声响起,显得颇为混乱。
不过与周遭冗杂的环境所不同,距离城门不过数十步远的凉亭附近却是清雅淡然,几名读书人模样的老者正在凉亭中喝茶对弈,显得兴致勃勃。
\"老爷,李大人的车驾到了..\"半晌,就在棋局愈发焦灼的时候,一道小心翼翼的声音于凉亭中响起。
\"哦?\"闻言,正在执棋对弈的几名老者先是对视了一眼,随后便毫不犹豫的起身,举目朝着远处的官道尽头望去。
在数十道殷切目光的注视下,只见得伴随着滚滚黄尘,十余辆马车已是赫然映入眼帘,其中为首的马车更是插着一面旌旗,无声的诉说着马车主人显赫的身份。
\"终于到了..\"
见状,已是在此等候多时的大理寺卿邹元标脸上顿时涌现了一抹笑意,掸了掸身上有些凌乱的衣衫之后,便主动走出了凉亭,其余几名老者也是默不作声的跟在其身后。
在马夫娴熟的技艺下,不过眨眼的功夫,马车便在官道上稳稳停靠,一名瞧上去五十余岁,保养极好的读书人在马夫的搀扶下,笑容满面的走出了车厢。
迫不及待的快走了几步,身着常服的邹元标便主动拱手道:\"若蒙兄,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呐!\"
或许是多年老友重逢,邹元标这位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朝臣脸上竟是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单薄的身躯也在微微颤抖着。
时隔多日,他们\"东林党\"终于重新迎来了一位\"盟友\",而且还是极有可能在未来出任漕运总督这等封疆大吏的重臣。
\"尔瞻兄,风采同样不减当年呐..\"闻言,眉眼间颇有些舟车劳顿之态的读书人便是拱手还礼,心情同样大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前些时日,于南京任职多年的户部尚书汪应蛟突然上书请辞,他李养正作为资历深厚的左侍郎,理应作为下一任\"南京户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还未等他暗中在京师\"活动\"一番,便突然收到了来自于天子的旨意。
总督漕运,节制地方!
\"如今朝中风气不正,还望若蒙兄日后与我东林携手并进,匡扶正道呐!\"轻轻挽住李养正的臂膀,心中颇有些\"苦尽甘来\"的邹元标意气风发的扬声道,惹得身旁的几名东林官员颔首不已。
但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却是无人注意到李养正眼眸中转瞬即逝的迟疑和不满。
唏律律!
正当众人携手往永定门而去的时候,突然听得身后传来了战马疾驰的声音,心中顿时咯噔一声。
放眼瞧去,只见得那骑士身上赫然插着\"六百里加急\"的旗帜,且方向似乎是由东而来?
难道辽镇再起狼烟?
只一瞬间,如此念头便在众人心中浮现,本是有些轻松淡然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心中嘀咕不已。
如若他们东林能够坐镇辽东,如今的辽镇必然是另一番局面!
...
...
半个时辰过后,乾清宫暖阁,入目尽是绯袍。
低声谢过身旁亲自送上香茗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在场的朝臣们便是脸色凝重的传阅起登莱巡抚袁可立刚刚发回京师的奏报,表情很是凝重。
时隔一年,穷兵黩武的建州女真居然再一次兴兵朝鲜,但与去年的\"浅尝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