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读书人,且极有可能是已然考取了功名,进京准备二月\"会试\"的\"举人老爷\"。
但真正让他有些错愕的,还是这年轻人虽是面色白皙,身材也有些消瘦,但骨骼却颇为粗大,双手虎口处甚至还有些老茧,想来是常年练武所致。
自辽东经略熊廷弼之后,又一位能文能武的\"异人\"?
想到这里,这善于人情世故的店铺掌柜心中便是一动,招手唤过身旁的小厮,泡上一壶好茶之后,便是蹑手蹑脚,亲自行至那年轻人面前。
\"这位公子..\"为了表示尊敬,这掌柜的提前几步远便停住了脚步,并轻轻朝着眼前的客人呼喝道。
闻声,正在聚精会神闻听说书先生\"侃侃而谈\"的年轻人便是猛然转过了头,其犀利如刀的眼神瞬间便令掌柜的心中咯噔一声,同时愈发坚定了自己的猜想。
这年轻人,果然练过武!
\"不敢打扰您的雅致,小人是这茶楼掌柜的,斗胆想给您斟杯茶,愿您来日进士及第,一举夺魁..\"在年轻人
不解的眼神中,店铺掌柜赶忙道明了来意。
\"呵,掌柜的客气了,我可当不起什么公子称呼..\"闻言,年轻人眼中的警备之色渐渐散去,转而露出了礼貌的笑容。
他祖上虽是唐代大诗人卢照邻,但传到他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自己的父亲又是个毫无功名的生员,他可不敢妄自尊大。
\"公子自谦了..\"见年轻人的态度温和,毫无\"读书人\"的迂腐和狂妄,茶楼掌柜心中更是多了些许好感,拱手道:\"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卢象升,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氏。\"短暂的犹豫过后,年轻人便是自报家门。
只是话音刚落,瞧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卢象升便自怀中摸出了些许铜钱,将其搁置在桌案上,并在茶楼掌柜手足无措的注视下转身离去。
他虽然年纪不大,却也知晓这茶楼掌柜突然与他\"攀谈\"的原因所在,无非是为了结个善缘,但他却不想与这些生性逐利的商人们有太多牵连。
更何况时候已是不早了,他也要尽快赶回\"国子监\"温习功课,以准备下个月的\"会试\"和\"武科\"。
毕竟,他不仅天生神力且自幼习武,自从知晓朝廷要重开\"武科\"之后,便瞒着国子监的\"先生们\"偷偷跑到兵部署衙报了名,且靠着往年学习的兵书策略,同样在武科初试中位列甲等。
过些时日,他定然要靠着心中的谋略和马背上的本事\"名震天下\",成为继辽东经略熊廷弼之后,第二位\"能文能武\"的国之干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