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迫切。
因为张晨的中文歌曲获奖这件事,背后还有人在推动。
有国外的舆论压力,也有国内的某些压力。
张晨完全处于被动。
当时放在张晨面前的选择有两条:
1、明知去漂亮国有危险,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拿这个国内极为看重的格莱美奖。
2、用中文歌曲获奖这个条件,换格莱美来华举办。
除了这两条路,张晨还可以无视格莱美给他的中文歌曲提名。
这样不用被迫卷入异常风波中。
但他相信,在他放弃的那一刻。
国外的舆论压力,再加上国内的隐形压力,绝对会让他在某种程度上,要吐出更大的利益。
所以他明面上只能选择前面两条路。
前一条,张晨是绝对不可能选的。
第二条,哪怕最后张晨不获奖,那也成功让格莱美在华国落地深根。
虽然比起获奖的历史性时刻来说,格莱美来华举办一次在重要性上不好比。
但相较于小命来说,张晨还是选择了后者。
另外说起来,格莱美好歹也在洛杉矶举办了50年了。
想要让他们轻易的交出举办权,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张晨也是抓住了前一届格莱美声望大跌的机会,才找到的良机。
对方又知道自己的底线,拉扯一番后有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都不算亏。
毕竟对格莱美来说,来华举办格莱美,但不给张晨获得中文歌曲获奖的绝对机会。
既能体现格莱美对张晨重返格莱美的重视。
还能防止时候被人嘲讽“跪舔”张晨。
舔,也要有个度。
这就是格莱美需要慎重考虑的。
要么,张晨去洛杉矶领奖,他们给中文歌曲颁奖。
要么,来华举办,格莱美不明确给张晨中文歌曲颁奖。
这两者都能让格莱美在重新获得信誉后,不会被人被人再度质疑公正性的两个选择。
也是主办方在张晨提出来华举办格莱美时,给张晨的提醒。
“不觉得可惜吗?”
颂老师的声音,让处于沉思中的张晨回过了神。
“这个问题,应该问那些想让我获奖的人。”
“也对,对你来说,格莱美奖已经无关紧要了。”颂老师认真的点点头,肯定了张晨的说法,“就是不知道你如果没有获奖,那些人会说点什么不好听的话。”
“我把格莱美都搬过来了,这次跟来的国外大人物可不少。”
“还是你会来事。”宋老师听到这,也不禁浮现出了轻松的笑容,“倒是让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你的外事那边,更喜欢你了。”
“来投资的不少吧?”“这我就不清楚了,但听说有挺多工厂要来建的,比如那什么苹果公司,听说是你姨夫接洽的。”
“那就是了,有那些东西在,谁还顾得上我拿不拿奖。”
张晨往后一靠,慵懒的伸了个腰:“现在就好好享受表演吧。”
苹果公司这件事,算是张晨早就谋划的一步。
今年正好是第一代苹果手机上市。
为了能让这家今后的科技公司巨头,能够多留些技术在华国。
张晨可是费了不少口舌,才让乔帮主同意来华建厂。
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建厂,也正巧能在这时候堵上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闲言碎语。
得不得将,张晨都把后路都准备好了。
当他坐在座位上的那一刻,就可以开始享受最近这段时间,难得的轻松了。
正巧,在张晨和颂老师两人聊天的间隙,很多的边缘奖项。
例如“最佳长篇音乐录影带”、“最佳短篇音乐录影带”之类的,很少有人关注的奖项,已经在各种歌曲表演的穿插中完成了颁奖。
张晨没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