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调查事情来龙去脉的校长,在疯狂的用自己的名誉让张晨不要生气。
这看似荒唐的现象,却让一些脑筋转的快的人反应了过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张晨按照黄雷的节奏去走,那就会掉进“自证陷阱”。
所谓“自证陷阱”就是指当一个人被误解或质疑时,试图通过解释或证明来消除误解。
但是,这种解释行为在沟通双方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况下,往往会适得其反。
越是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正确或合理性,越是让对方找到新的“攻击”点,反而会加深对方的误解。
而张晨的做法颇为滚刀肉,直接把问题放大之后安在了自己身上。
只要张晨表现得越不在意,别人的怀疑反而会越小。
这就是在面对别人怀疑时候,比较取巧的一种方式。
如果按照正常思维去解决,那张晨势必需要罗列一大堆的证据去自我证明。
要是过于认真的去对待别人不合理的怀疑,又会让人感到好笑。
就比如别人怀疑你“是不是不行”。
你要是试图用各种理由来证明你“行”,反而会让人反问一句“我就开个玩笑,你怎么还急了,难道被我说中了?”
但反过来,你用一种更离谱的方式说“对啊,你妈也这么说的,所以我俩最后闹掰了,让你爸捡了个便宜。”
面对别人的不正当的怀疑时,进攻才是最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时候攻守异位,反倒是最初提出怀疑的人要开始红温了。
怼人,也是一门学问。
而张晨用的比这个方法还要简单粗暴,别说解释了,就是直接用自己这个特殊的身份,以及在所有学校眼里“香饽饽”的地位,来逼着张会君这位校长帮他证明。
要是换个普通学生,张会君会直接顺势让敢这么做的学生滚蛋,连查都不带查的,学校又不是缺这么一个学生。
逼迫校长就是其退学的理由。
但这个人如果是张晨,那么哪怕张晨论文真的找人代笔了,张会君也会帮张晨证明论文是张晨写的。
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黄老师。”张会君眼见劝不动张晨,也立马转换了方式,他朝着黄雷面色严肃的说道,“今天你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师团队的形象,所以明年带你的聘用合同,我会召开会议着重进行讨论。”
说完,张会君又笑呵呵的转头看向张晨道:“张晨,你觉得如何?”
张晨无所谓的一撇嘴:“校长,学校的事务我可没有插手的资格,不过我看还是别因为我的原因,让老师们闹的不愉快吧。”
说到这儿,张晨又笑了起来:“毕竟,真要是这么做了,会让人觉得是我逼着您这么干的。”
“你这孩子怎么净说.瞎话呢!”张会君佯装不悦,“是刚才艺菲同学提醒了我,黄老师曾经在任职期间引诱女学生的行为,确实会影响到我们学校的声誉,这是教师个人师德的问题,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啊?”张晨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既然是学校的内部事务,我就不发表看法了,校长您决定就好。”
这一刻,张晨把这件事的给撇得干干净净。
别说证明清白了,现在连黄雷这个老师位置保不保得住,都和张晨没有了任何关系。
张会君给的方案,也消除了事后外界会有人怀疑张晨是用地位逼迫解决这件事的怀疑隐患。
张晨很满意张会君的处理方案。
张会君也很满意张晨的轻拿轻放,给他留了面子。
除了满意的两个人外。
从冲进教室后,只说过一句话就被张晨挡在背后的刘艺菲,此刻一脸懵,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得如此戏剧性。
教室里的其他考官和老师,则是心有余悸的看着做事游刃有余的张晨。
他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