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经验,更擅长操舟并精通水战,于是那些被掳掠到金国的汉人便成了金水军的主力。
可这并不意味着女真人放心的将水军交给汉人指挥,他们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在水军中同样处于统治地位,高层将领多为女真人,另有少量的契丹、渤海等族成员,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兵将予以防范,可这种方式也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制约了其本身战斗力的提高……(未完待续。。)
国家才建立二十多年金军战斗力的严重衰退,作为曾征服中原,灭掉东亚第一强国的少数民族王朝,这种可怕的现象引起了以兀术为首的中生代高级将领的深切忧虑,他开始担心金国会重蹈历史上其它王朝的旧路,像秦、隋两朝一样,强盛一时便两世而亡,寿命都很短。
军事上连番的失败,金国颓势已显,让兀术忧虑金国的强盛很可能只是昙一现,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那么金国被宋所灭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他当然不希望重走秦、隋的老路,作为一员自幼从军的骁将,他当然知道提高军事实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战场上的厮杀,鲜血的浇灌和斩敌将于马下的快感,及将他人的财物和女人收入自己的囊中。
基于这种考虑,兀术便决定乘目前金国一帮能征善战的老家伙还没死光,女真士兵们的勇气还没有完全退化,重新反动战争,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至于这种进攻是否能达到目的,只有天才晓得,可至少能为金国的生存和发展获取更大的空间,借以将金国的强盛能维持更久的时间。
在金国的邻居当中,能有资格成为金国的敌人现在还有三位:第一位便是死对头大宋,两国从联盟到分崩不过数年时间,他们攻陷其首都,掳走了宋朝的皇帝,几乎将他们灭国,可以说两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那纸和平协议从未生效过。但如今大宋经过赵二的经营不比往昔,已然重新崛起。反过来攻打他们,而兀术也自知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没有必胜的把握;
第二位是契丹余孽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金国与他们的仇恨比之宋还要深几倍。毕竟你把人家给从地球上除了名,霸占了人家的产业。而耶律大石现在还念念不忘复国。可问题是两国相距万里,发起一次远征的代价太大了,以金国的现在的国力有些承受不起。
兀术一直想祸水南引,让他们和大宋为仇,可赵二精明的很,止步于临潢府,一直不肯向漠北用兵,反而留下了一条连接辽金两国的走廊,让他们方便用兵。兀术当然不肯上赵二的当。中了他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诡计,所以现在更不能轻易向西辽用兵。
第三位是屡剿不灭的蒙兀部那帮土包子,这帮人没有什么实力,但是太讨厌了,生活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过的是到处放牧的生活,哪儿有水草,就在哪儿搭帐篷定居,等过一正再换个地方放牧和生活。军事上则是以骑兵为主。打的是游击战,打的过就抢,打不过就跑,反正漠北的地盘大的去。有本事你就追到北极去。
现在的情况是蒙兀部投靠了大宋,生活在其划定的保护区内,虽然这保护区占的都是金国的地盘。可金国现在也不敢擅入,避免与宋冲突。可蒙兀部却借着大宋的资助不断吞并其它部落日益做大更加不好惹了,成了大宋豢养的一只猛虎。蹲在他们家门口。
因此打蒙兀部代价同样不小,弄不好就会成为一场持久战,更重要是那些土包子太穷,现在还要靠要饭过日子,即使榨干了骨头也实在没有多少油水,还得冒着与宋军大规模冲突的风险,这不符合兀术锻炼军队,改善经济状况的用兵原则!
经过一番挑拣后,兀术把目标定在了高丽身上,它与金国相邻,且军力软弱,曾被金国征服,虽比不上大宋富庶,可也算物产丰富,正好拿来练兵顺便抢掠一番。而其曾经向金称臣,可前两年又转投宋朝,不仅拒绝向金纳贡,而且断绝了一切往来,完全的倒向了宋朝,以惩罚属国背叛的名义出兵也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