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外也必然得知消息,也会发兵来援,那时赵二自顾不暇,哪里还抽出手来攻打燕京,只怕他自保还来不及!”
“即使我们未能击败南路宋军,还可退守燕京城,凭坚城据守待援!”完颜希尹笑道,其实还有半句没有说,多次的失败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与赵二在平原野战他是真怕了。
“好,就依谷神之计,我们即刻起兵前往涿州先败宋军南路,再回头生擒赵二!”宗辅充满豪气地说道。
计议已定,宗辅决定即可出兵,现在燕京府有五个万人队的常备军,加上兀术留在涿州的一个万人队,共有六万余众。但这场战斗事关燕京的生死存亡,当然是兵越多越好,于是尽征燕京青壮为兵。当时,南京城已是个大型都市,仅城中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族居民就有三十万人,所以短时间内便聚起五万余众。
就当宗辅整顿兵马出城时,又有消息传来,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岐沟关失守,银术可率三千残军退到范阳城据守,请副帅速发兵救援!
………
赵勇的名字中不愧有个勇字,他作战勇猛,自从军后就一直在一线冲锋陷阵,打过党项人、契丹人,也打过女真人。当年奉命率一支降军组成的军队秘密进入大同,苦战经年创建了根据地,稳定了西北的形势,将一支不足万人的部队扩编成可以和忠勇军想媲美的克虏军。
赵柽对赵勇也是喜爱有加,给予了他最大的信任,随皇帝入主中原后又参加过夺取京城,平定内乱,清剿盗匪的战斗,可以说是他麾下作战经验最为丰富的将领。且其登基后便将最为重要的北部防务重任交给了赵勇,而一旦京师有变,他也可以迅速领兵南下勤王,可以说是京外的另一支近卫军。
皇帝决心北伐后,赵勇便在河北练兵备战。他可以说是宋军高级将领中与金军作战最早、最多的,经验也最为丰富,习惯了独自面对强敌,对此毫不畏惧。不过,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对此,赵勇在战前就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派斥候详细调查了燕京地区的地形水文,战前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演习,熟悉情况,因此在战斗开始便占尽先机。就在宗泽向银术可递交了战书的当夜,完成战争准备的宋军便在赵勇的指挥下全线越过白沟河,一日向前突进了六十里,收复新城、归义、永清三城,兵至岐沟关下。
岐沟关却是宋军的伤心之地。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集举国精兵北伐契丹,欲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军分三路进击,东路以曹彬任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崔彦进为副,率兵十余万,由地形平坦开阔的雄、霸地区北进,趋固安、涿州;另以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率一部兵力经新城并趋涿州。
辽将耶律休哥在援军未到之前,知寡不敌众,避免与宋军争锋,昼出精锐虚张声势,夜遣轻骑袭扰,暗潜部分兵力设伏宋军侧后,断其粮道,疲惫宋军。曹彬部据涿州仅十余日,即因粮草不继欲退兵雄州,至白沟被宋太宗传令阻止,严令其沿白沟河与米信部会合攻占新城,养精蓄锐,待机北进。
曹彬率军抵新城后,由于部众求功心切,未待中、西路会师,即再次孤军冒进,往攻涿州。适值酷暑,又遭耶律休哥沿路阻击,进展迟缓,复抵涿州时,部众已疲乏不堪。时萧绰已率军进抵涿州东,与耶律休哥形成钳击之势。曹彬见势不利,引军冒雨撤退。
五月初三,耶律休哥率精骑追至岐沟关,大败宋军。曹彬领军退至拒马河,连夜抢涉,慌乱中人马相踏,伤亡甚众。退至易水之南又被契丹军追及,士卒惊溃,被杀数万,余众退至高阳才止住脚步,至此便有了‘岐沟之蹶,终宋不振’之说…
幽燕地区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现在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