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一百五十二章 精兵简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二章 精兵简政(3 / 5)

官调动厢军等措施,完全符合当初赵普所言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精神。更不违背太祖‘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的初衷。

这让几个人又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分辨,而现在又正是内忧外患用兵之时,提高武人地位也有利于让他们尽职尽守,甘心为国而战,两人也便不再多言。他们不知道的是千年之后的社会政治制度经过无数次的选择,多数国家已经接受了这种‘军政分开,相互制约’的制度,而赵柽的改革正是后人总结出的精髓。(未完待续。。)

这日早朝后,李纲、宗泽、许景衡及赵仁等人到崇政殿议事,几个人分别汇报了明年改元和秋税入库等情况。“陛下,现在中书和门下就三司、各监、各寺官员未定,缺额严重,导致政令不通,如何安排还请陛下示下!”李纲递上一份奏章说道。

“中书和门下暂时没有适当人选,尚书省就辛苦一些!”赵柽赐座让众人坐下道,“三司所辖之事可暂入工部和户部;太常寺可并入礼部和内侍省,司农寺并入户部,将作监并入工部,军器监并入兵部;国子监、大理寺的人选,你们并吏部商议后上奏,宗正寺人选待我与上皇商议后再做定夺!”

“臣等尊谕!”李纲施礼道,心中窃喜。

三省独留尚书省,不但省去了文书辗转批复审核的繁琐,还可提高效率。三司之权仅次于中书和枢密院,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副使,三司使号称为“计相”,总理财政及工务的机构,侵夺原户部、工部职权分管全国的商税、户税、盐、铁和百官俸禄,以及各种修造和建筑等。

现在九寺五监在元丰年间省并之后其实只剩下了五寺三监,如今官家虽未言裁撤,但是留而不设消其权并入各部,实则是变成了一监两寺,充实了六部之权,那么自己就是真正手握大权的宰相了。

“各位臣工,如今是中兴之初,国事千头万绪,当以何事为先?”缓了一缓。赵柽问道。

“陛下,三冗困扰本朝多年。当先改制!”李纲言道,殿中几人也点头称是。

“嗯。三冗积弊是百年之事,一朝改之,当如何下手?”赵柽又问道,他看出这个事情上下已成共识。

“陛下,治国先治吏,应先改革官制,以利政令通行,上下齐心!”李纲当先答道。

“陛下以为清理三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现在外有女真人虎视眈眈。内有盗寇作乱,而三军凌乱,号令难行,当务之急是理清军制,重建禁军!”宗泽急急言道。

“宗大人所言不差,现在京西、淮南流寇多达二十余股,少则数百人,多则数万,他们打家劫舍。攻州掠府,而地方却无力镇压,以致税赋被劫,漕粮无法北运。各地多有奏报,请朝廷出兵清剿!”赵仁也言道。

“两位大人所言不虚,现在重兵云集京师。各军虽经整训仍有百万之众,鱼龙混杂。时有扰民之事发生,与地方官府也都有冲突。另外粮饷耗费巨大,府库空虚难以长久维持,切应早作打算,也可借机解决冗兵之弊!”李纲补充道。

“军队乃是国之柱石,现在金军虽已暂退,但是亡我大宋之心不死,其必会卷土重来,禁军已然崩溃,厢军也已糜烂,不堪使用,乡兵缺乏训练,器械短缺,新军未整军完毕,全靠中兴军支撑,疲于奔命之下也不是长久之计!”许景衡也叹口气说道。

“国经大难,如同再创,此也是清除积弊重整朝纲之良机,各位臣工皆是一时俊才,如能有所建树,必能青史留名,中兴大宋的大任就落在诸位身上了!”赵柽见话题逐渐转入正题,起身给他们施了个礼,先给了他们颗蜜枣吃了。

“陛下,臣等不敢,愿尽全力!”皇帝给自己施礼,几位立刻惊了,诚惶诚恐地起身施礼答道,想当年赵匡胤登基后,诸位兄弟在他面前都是比较随便,宋太祖一次便趁宰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