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临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交通要道。境内还保存有数条古道,其中两条最为重要,即十八里驰道和东山底道。十八里驰道又名十八里长沟,位于钓盘山下,这条驰道历史十分久远,有人说驰道修建于先秦时期。而位于县城西南的东山底道,西靠河道,向东南盘山而上直通山端,道为台阶式路面,由石片铺成,长约三里,山路险峻,俗称“十八盘”。
控制了这两条道就打通了北进的道路,进入了平原地区,将险可守,翰离不的筹码就又少了一个。
当赵柽率领大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城门就打开了。一个是因为金军占领这里不久,城中的居民依然心向大宋;另一个是留守的金军本来也没剩下多少,大部人马都跟着完颜兀术去夜袭宋军大营了,可没等来将军得胜而归,却等来了大队的宋军,那不用问去偷袭的弟兄们肯定都被宋军全歼,顺势来攻取城池的,不跑还等什么!
轻取了临城,赵柽留兵三千守城,在天亮前赶到柏乡,命人扮作临城败兵诈开城门,引军夺城,一番激战后杀敌五百,夺取了粮草辎重,溃兵逃往赵州。等完颜兀术回来的时候城头已经换成了大宋的旗帜,他不敢逗留,绕城而走,追随着败军的脚步一路逃往赵州见翰离不。
击败夜袭的金军,智取两城,全军士气大振,乘胜向前。挥兵又克高邑兵临赵州城下,赵柽命大军在城十里外下寨。赵州距真定不过百里。形势一片大好。赵柽传檄四方,号召各地民众共同抗金。[
同时赵柽又在全军遴选精于骑射的军士。每三百人编成一队,四处出击,打击金军出营抢掠的小队兵马,一时间金军四处受袭,小队人马不敢出城,适逢天降大雪,缺少粮食,又处牧马的金军陷于绝境,只能龟缩于几座大城中苦挨。士气一落千丈。
而赵柽此时并不敢再贸然进攻,他知道自己连连获胜还得拜阿疏的配合,撤军使得翰离不心攻战,所以自己才侥幸获胜。进入平原之后,金军骑兵进退自如,来去如风,利于野战。而眼前他的手下多是些刚刚放下锄头的义勇乡兵,缺乏训练,未经战阵。在平原野战绝不是金军的对手,他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因此赵柽只能派出军中精锐骚扰金军给金军施加压力,同时慨皇帝之慷,将准备送给女真人的贡物犒赏给众军。提高士气,抓紧训练,摆出一副随时要北上与金军决战的架势。其实他是担心金军来攻与自己决战。只好像蛤蟆似的使劲鼓起肚子,摆出一副强大的样子。实际是银样镴枪头,众军请战。他只能以粮草不足、时机不到为理由搪塞,静等金军来谈,现在是比耐心,谁先说话谁就得让步…
翰离不这些日子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宗翰的西路军抢先后撤,可也并不顺利,他们在退兵的路上遭到残辽军队的阻击,也是步步维艰,难以抽身支援,现在加上完颜兀术新败,又丢了数城,急火攻心一下病倒了,将军政之权交给弟弟完颜兀术,并让刘彦宗处理和议之事。
此时和议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刘彦宗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他知道现在不是和谈的好时机,夺取真定之后他曾主张和议,那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女真人太贪了非得要攻下汴京再说,还非得要燕王为质,以他的意见当时就以燕王的人头为和谈条件,那时宋人的皇帝也会答应。
可完颜斜也从中作梗,坚决不准害了燕王的性命,同时这两个元帅也想将他弄到手羞辱一番,以报当日兵败之仇,用他招降残辽势力。但是他们忘了老虎关在笼子中不如狗,放出来还是虎。
果不其然,燕王跟使团一上路大好形势就开始恶化,连吃败仗不说,还摊上了上京民变之事,不得不退兵,在这种条件下和议已经没有多少本钱可以跟其讨价还价了。而最让刘彦宗担心的是上京民变之事与这个燕王有关,因为据斜也等人所说阿疏当时已经被抓住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