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九十五章 变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 变通(2 / 5)

是推动宋、夏之间走私贸易的直接原因。西部少数民族以肉食为主,茶叶可助消化。汉族的丝织技术达,丝织品历来颇受欢迎,一些地区少数民族百姓以锦为宝物,人死了要裹一块锦才得安息,富人死了更要多裹几块以求升天堂,类似这种习俗更刺激了他们对锦绢的需求。在正常贸易被禁绝时,西夏一匹绢可以涨到十多贯,甚至五十多贯,那可是接近匹马的价钱,而宋朝境内一匹绢不过一两贯钱。茶叶的差价会更高,在几十倍利润的刺激下,当然吸引了中原大批的商人不顾禁令前去交易,参与到形形色色的走私活动中去了。

“王爷从哪找了这么几个奸商回来,那么多的好人不用,非得用这些‘没道德,没素质,没修养’的家伙。船队的掌柜的今天没到,可也听说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经常在海干点无本买卖”作陪的大管事郑禄看着吵得脸红脖子粗,恨不得掀了桌子的三个家伙愤愤地对边的郑寿说。

“王爷此举可能也另有深意”郑寿喝了口酒偷偷指了下老神在在,听的津津有味的王爷说道。

“王爷过去嘱咐咱们做生意一定要讲究诚信,可你看这几个人哪里是什么好人,我是怕他们砸了咱们王府的招牌”郑禄叹口气说道,他也是怕王爷让他们带坏喽。

“呵呵,大管事不用烦心,我估计着王爷是不是又想坑谁呢,这才找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人回来啊”郑寿笑笑说。

“嗯,你说的有理”郑禄打了个激灵说道,王爷做事一向让人难以琢磨,却是每每给人惊喜,这回可能也是如此。

第二天,赵柽分别跟三个人谈了话,他们出来时孙二钱一副受了惊吓战战兢兢的样子;张确却像了堂大课,学到的东西还没消化,直到晚睡觉还是副若有所思的呆子模样;刘崧没像他们两个,他像是吃了鸭子屁似的高兴,甚至有人听到他躲在厕所里放声大笑???三个人在府里盘恒了五天,准备好了各色货物先后出,当然他们每人身边都多了个副手,商队中也出现了几个新面孔,大家都明白这是王爷派的‘监军’,但也都能理解,毕竟他们还是‘新人’,不可能马就得到领导的信任,这次依然让他们负责就是万幸了,哪还敢多嘴。

?

现在距‘皇子绑架案’过去已经好几个月了,陈汤因为领导破案得力,已经调到京里任职,那个襄阳县也跟着升了了格,被派到其他州任通判。该升官的都升了,该奖励的也都奖励了,可事情到了赵柽这却都没了信,京里传来消息,几位执政意见不一,拿到朝堂议了几次。有的认为皇子出京在外,理应派兵护卫,这在先朝有例可循,本朝也曾有过先例;而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本朝自太宗皇帝以来,皇子都是居住京城,安全一直由殿直诸班负责,而殿直军外派没有先例。两伙人现在还在争论不休,每天引经据典翻古,查档案,寻找补充新证据,却把赵柽这个当事人的安全置之脑后了

“官僚主义害死人啊,通过这件事又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赵柽听完汇报长叹一声说道,现在随着蔡丞相的新政不断深入,局势也愈来愈‘好’,河东路、河北西路、京东路都出现“群盗”,少则数百,多则数千,揭竿而起,对抗官府。甚至连京畿地区也是“盗贼”公行,富民谈之色变。自己的地盘扩大了,买卖也越做越大,必然会引来有心人的注意,此时可能他们还顾忌自己王爷的‘威名’,可是总有一天他们会按捺不住找门来‘行侠仗义,替天行道’,那时凭着府里几十号的护院肯定是挡不住的,自己好不容易攒的百万家财是要让人家抢走的。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保甲法面做文章啦”赵柽转了几个圈想。熙宁三年王安石颁布保甲法后,规定将五户为一保,二十五户为一大保,二百五十户为一都保的编制推行于各路乡村。保甲是乡兵,宋廷为了实行“以丁联兵”“与募兵相参”,采取“番”和“教阅”两项措施。规定“农隙”之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