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 临海一中(3 / 3)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迟父迟母还是倾向于选一家私立高中,课后时间根据两个孩子学习的情况,如果不行就再请个家教,被沈母一口否决,坚决不同意:“你们还选私立高中?你看你们之前选的学校,老师同学没有一个靠谱的!”

沈父也点头,右手把桌子上一堆私立高中的资料拨开,抽出了一张照片递给迟父迟母:“我和孩子他妈都觉得,悠悠原来上的临海一中就挺好,他们班主任方老师就挺负责的,同学还来支持过我们摊子的生意。到时候我们找老师好好说说,看看能不能让两个孩子都转回去。”

临海一中是临海市老牌高中,历史悠久,师资力量也不错,而且对升学率格外看重,塞钱都不一定能进得去。

迟父想了想自己儿子考的那几个分,担忧地问:“你们说我给一中再捐栋楼能让他进去吗?”

沈父沈母:……

你就和楼过不去了是吧!

最后沈母一锤定音,先和学校去好好说说,看看他们这种情况能不能先去上学。

临海一中的校长是个快退休的老教师,听到他们想把自己孩子转回来的请求很是为难,推了推眼镜说:“一中以前几乎没有高三转学的先例。尤其是沈歌同学,他的手续还没完全办完,你们家长又想给他转回来,我们以前从来不接受这样的行为。另一个孩子的成绩我也看过了,虽说成绩不是评判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但一中对升学率还是比较看重的,他不符合我们招生的要求。”

迟父一急,张嘴就要提捐楼的事,被迟母一把拽住才险险没开口。迟母笑着和校长说:“我们也知道这种行为无论是给您还是一中都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可是我们两个孩子在原学校被霸凌,我们做家长的不能放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不顾。临海一中是临海市的老牌高中了,学生成绩好,校风和师德在临海都是出了名的好,我们才有让孩子到一中来的这个想法。”

迟母这话让校长的脸色和缓了几分,但还是没有松口,迟母只好说:“不如让两个孩子先旁听,如果下次的联考他们成绩达到一中的标准了,再让他们办手续?”

这也是个办法,但一中没有这样的先例,校长快退休了,实在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迟母看出校长的动摇,话锋一转:“我看教学楼还保持着前些年的样子,学生们接热水还要绕一大圈去水房那边。不如这样,我们做主给学校里更新一下基础设施,也算是给孩子们改善一下学习环境,支持教育事业了,您看怎么样?”

迟母这么多年跟着迟父在生意场上驰骋,这种场面称得上游刃有余,一套组合拳下来,校长只能无奈地点头:“希望他们能对得起你们父母这份苦心。”

老校长教了一辈子书,他不在乎迟家捐的那些钱,更在意孩子们的未来。但每年看着孩子们大冬天冻着手,从走廊的一头跑到另一头接热水的时候,他也心疼孩子们。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只能靠孩子们自己努力,他这个老校长也只好尽力帮忙改善一下学习环境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