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鸿缘的新书> 第275章 小芹的栏目取得轰动效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小芹的栏目取得轰动效应(2 / 3)

,使得这些古老的曲目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她的演唱风格独特,嗓音清澈动人,让人听后回味无穷。而她表演的场地,都选在上海市的群众文化场所,成功地吸引了不少热衷京剧的票友。

除了小芹的精彩表演,这个栏目的制作也非常精良。舞台设计精美,灯光效果华丽,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许多观众每期必看,同时,栏目组还邀请了一些知名的京剧演员和专家作为嘉宾,为观众讲解京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京剧。

随着栏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京剧,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芹也因此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明星,她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个栏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感动,也为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做出了贡献。

小芹把观众按年龄分成成人组,老年组,定期活动,排练适合他们或者他们喜闻乐见的曲目,结果,几个小区都在唱《智斗》。汪俊周末还真的到了上海,小芹先带他到一个社区去观看群众京剧演唱,今天唱的就是《智斗》。汪俊把一份《北京晚报》递到小芹手上,小芹以为是汪俊又发表了小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还说好久没见你发表小说了呢。”小芹信口说道。

展开报纸才知道是汪俊给自己的栏目写的评论,她感激得想投进汪俊怀里,可她忍住了。

“你头脑就是灵光,谢谢啊,我请你吃大餐。”小芹说。

“不用,不用,要吃大餐也得是我请。”汪俊像是在念叨。

“你总是这麽大男子主义,为什么就不能我请你,再说,今天是我的地盘。”小芹这是在撒娇吗?汪俊真怕自己又被吊起来,才刚刚放下不久呢。

“是,是,是我尊重女同学,你请,你请。”汪俊紧张得都有点儿结巴了。

小芹请汪俊吃了上海的老字号名馆:老正兴。汪俊心里对比着自己的家乡菜,一个劲儿地夸上海人做菜精细,入味 。但是量太小他没敢说,怕惹得小芹不高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打跟小芹接触,就一直怕惹她生气,难道这就是缘分吗?巧的是她大哥王树槐也是这样的呵护着小芹,汪俊几乎成了王树槐的同党。不过,此次来上海,他觉得小芹不那么爱耍小脾气了。真的长大了?成熟了?

吃完饭,两人又去了上海画院,上海美术馆,汪俊觉得,自己故乡离上海不远,但内心里一直对这座城市有偏见,对上海人的印象也不好,所以很少来这里,看来自己的观点有失偏颇。

为了向汪俊展示上海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小芹提议去参观提篮桥监狱。

上海提篮桥监狱,这座神秘的建筑,承载着上海人救助犹太人的历史。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上海人民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人道主义精神。二战的历史,老爸在新疆的时候,经常给汪俊讲述,那时他真的对不上号。因为他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黄沙,巴黎凯旋门,柏林墙对他来说一点印象都没有。在北大,他特意到图书馆去恶补了一下。

眼前的提篮桥监狱,一砖一石都在诉说。曾经,这里是犹太人的避难所,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庇护和关爱。上海人民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为这些身处困境的犹太人提供了帮助和支持。这让汪俊想起了 抗战爆发,南京城陷落,西门子驻南京办事处的约翰 拉贝,创建安全区保护了二十万难民。

拉贝是西门子驻中国的代表,抗战爆发时,他被要求回国,可他毅然决定留在南京,为那些受伤和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庇护。他和其余二十几个外国人一起建立了安全区,收容了许多难民、伤员和贫苦百姓,他开着私家车,冒着枪林弹雨为安全区内的人们运送食品。

在把妻子孩子送回国之后,拉贝一直坚守在南京的安全区,竭尽全力地护卫着进入安全区的人们。这是他在中国生活三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