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下狱(3 / 4)

夫,眼下丞相、大司马都在甘泉宫,我等递给陛下的弹劾奏疏也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现在我等能依靠的,唯有御史大夫您了!”

“是啊!您得说句话呀!”

御史大夫府,公房内,一阵焦急的嘈杂过后,御史大夫卜式的哀叹声方起:

“唉。”

“你等让老夫开口,可你们也不看看,如今形势可由得我说半句话?”

“丞相与大司马被留在甘泉宫,先前还以为是陛下亲近之举,可现在,你们难道猜不透这是陛下故意为之?”

“他们被陛下提前‘堵住了嘴’,你们又来找老夫,先不论老夫有没有那个为民请命的能力,我且问一句……”

“太子也在长安,你们怎么不去找他出头?”

堂内神色讪讪的众人听罢,缩在后方的一位小声道:“我等找过了,太子殿下不见。”

“为何?”

“……殿下说,如果廷尉所抓之人罪责不实,他可以去廷尉府要人,只是……”

话未说完,声音便低至不可闻了。

因为廷尉府所抓官员,虽然多,看似像条疯狗一样在胡乱攀咬,实则不然,个个证据确凿!

也就是说。

那些被抓的各部官吏,都有实打实的罪责。

事实上,只要肯细究、深究,朝堂上三公也好、九卿也罢,都能从时常行政中找到罪责,区别只在或大或小罢了。

要不要拿出来追究,什么时候追究。

因人因事而异。

当下,刚刚上任的廷尉杜周,就把一些官员的旧账翻出来了,要大肆追究!

此举早就超出了新官三把火的范畴。

杜周为何发疯,寻常官员不知,至少今日找上卜式的大臣们不知。

但他们迷糊,卜式却清醒。

“唉!”

“太子这般说也没错,可那是实打实的借口,太子分明不想蹚这趟浑水,你们可知原由?”

“还请大夫赐教!”在座官员连忙拱手作揖。

卜式脸上愁苦更深,没有答,反而再问:“前些时日朝堂上关于重启告缗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我听闻,最近还有人上疏反对,可属实?”

听罢。

堂内诸位有人怔然,有人迷茫,“敢问大夫,此事与当下廷尉酷烈有关?”

“反对重启告缗,可是有太子、大将军等人参与的。”

试探的话语刚落,卜式便木着脸道:“那你们看看,最近太子宫一系里,还有人上疏反对吗?”

在场众人怔然更多,有些人已反应过来。

“太子早就洞悉陛下决心,吩咐近臣偃旗息鼓了,就只有你们……”卜式沉声道:“一些看不清局势的人,还在浑水摸鱼,跟陛下唱反调。”

陛下扶持杜周上位,就是来清理这批没眼力见的人,来镇压反对声音的!

后一句卜式没明说,但大家都懂了。

随即。

众人顿时变颜变色,今日来寻御史大夫卜式做主的,不乏京城高官,遍布三公九卿官署。

有些人是失了主心骨、病急乱投医,有些人则是来替主官试探口风,目的不一而足。

等卜式点破关节后,一干人等立刻醒悟,纷纷起身告辞,或返程回禀,或奔走相告。

然而。

他们这番亡羊补牢,期望不引火烧身的举动,终究是有些晚了。

并非是廷尉杜周穷追猛打,只要朝臣们识时务,不再跟天子对着干,杜周的任务便算完成,他不介意让余者成为‘俊杰’。

可万万没想到。

杜周没想到,暗示杜周掀起这股整顿吏治之风的皇帝陛下,同样没想到,这股风什么时候掀起,他们说了算,可这股风什么时候结束,却不知不觉间脱离了掌控!

失控迹象,从太厩令下狱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