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269.第269章 逝者,生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9.第269章 逝者,生者(3 / 4)

妥当,我只是给他照常针灸而已。”

“倒是其他几位。”说着,宋邑脸色沉了几分,“车骑将军平时看着康健生猛,实则身体多有隐疾。”

“老夫给他开了个方子,又辅以针灸调养。”

刘据细细听着,并无不耐烦的神色,听到李广身体抱恙,刘据心底微动,默默记下。

这时。

宋邑说到刘据最关心的那位,“至于陛下,身体确实有些小毛病,老夫诊断后,陛下还问我严不严重,呵呵。”

老头就像和后辈说闲话般,随意笑道:“实际就是年龄大了,气血衰败的正常现象,养一养便好。”

他说的很轻松。

但这段话透露的信息,以及透露的对象,若是细想,没有一个和‘轻松’两个字沾边!

询问皇帝的身体状况,发问的人,还是太子。

意欲何为?

一般人听到此类事情时,都会有本能的反应,宋邑一个早年身为齐王侍医的医者,在宫廷里转了大半辈子的医者。

能没点反应?

事实上,宋邑轻松随意的作态,本就是最大的异常反应,只是恩义所在,让他难得糊涂了而已……

不过。

刘据询问自己皇帝老爹的身体状况,倒也没有什么阴暗的思想,只是在尽量熟悉掌控局势。

上次封禅回京后,皇帝碍于种种原因,瞒住了自己的病情,结果就有人乘虚而入,整出了‘三神山’的幺蛾子。

刘据可不希望再来一次。

一次计划之外的纠错,往往会引出一连串意外,只许胜不许败的战局,还有迟来的‘祭祖’就是明证……

思绪飘飞间。

刘据忽然又想起另一件事,以前他总是盲目的以为,皇帝老子寿命还长着,从宋邑口中得来的信息也印证了这点。

可是……

‘现如今英年早逝的霍去病即将奔三,科举制更是提前几百年问世,熟知的历史早已面目全非。’

‘这般状况下,谁能确定原本长寿的人,还会继续长寿?比如发生点什么蝴蝶效应,小意外?’

咳咳!

念及此处,刘据赶忙收回思绪,太不吉利了。

他正想着,却听身边的宋邑又感慨道:“唉,都老了,陛下老了,大将军老了,李广将军,更老。”

刘据循声转头望去,宋老头一边捶着腰,一边苦笑道:“岁月不饶人呐。”

老头须发皆白,脸上的皱纹宛如沟壑,刘据看了会儿,也听出了他的话里有话,恳切道:“宋公不妨直言。”

“呵呵。”

宋邑混浊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感慨,朝刘据拱了拱手,“臣自打西来,入了殿下宫中后,不敢说鞠躬精粹,也算小有苦劳。”

“近些年培养的弟子不少,殿下给我这个老家伙刊印的医家典籍也不少,哎。”

他笑了笑,“如今我也老了,不想落个跟唐老头一样的下场,时常想着,落叶归根。”

说到此处。

宋邑整了整衣冠,双手前伸,向刘据郑重作揖一礼,缓缓道:“殿下,臣请归乡。”

那一日,刘据将其扶起后,并没有说挽留宋邑的话,而是向他再三感谢,有代表刘据自己的,也有代表大汉百姓的。

秋日的一个清晨,两辆牛车,几名弟子,护送着宋邑一路东归故土。

他一路走、一路治病。

后来刘据得到消息才知,宋邑赶回齐国、迈入临淄城的一刻,方才永远闭上了眼睛。

事后,刘据替宋邑讨了个追封,又给他的子孙谋了几个差事,如是而已了……

逝者已逝,生者还需继续演绎。

且说。

入秋后,朝堂有两件大事,一个,是对战事的收尾,对匈奴的战事、朝鲜的战事。

主要牵扯精力的是后者,在将军功、抚恤、府库核对完毕后,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