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秦孝公时,秦国就已‘威服羌戎’,等始皇帝在位,‘派蒙恬西逐诸戎,众羌不复南度。’
大汉立国后。
羌人与匈奴、大汉同时接壤,遂一部分投效匈奴,一部分投效大汉。
景帝时。
研种羌首领,向天子请求东迁陇西郡,归附大汉。
再到现如今,河西走廊彻底落入大汉手中,与羌人接壤的庞大帝国,只剩下大汉一个。
如此形势,他们还愿意跟着旧主子走,刘彻能说什么?无非是让他们求仁得仁、求死得死罢了……
在羌人反叛一事上,刘据与自己老爹的看法一致,敢反叛,架刀兵便是。
这并非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草原传来的情报显示,匈奴说服羌人期间,是汉人充当的中间人。”棋盘对面,刘据轻声道。
听到这话。
皇帝落子的手一顿,旁侧穿针引线的皇后神色微凛,放下手中刺绣,卫子夫严肃道:“你可探明白了?”
“消息从匈奴单于的儿子那儿得来,多半为真,而且河西四郡都是边防重镇,没有内部人帮衬,匈奴很难跟羌人搭上线。”刘据实话实说。
他话音刚落,另一头便传来一声:
啪!
哒哒哒哒……
皇帝手中的棋子被重重摔在地上,敲击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殿内气氛为之一肃。
刘彻目光阴冷,“谁在勾结匈奴人?”
刘据正色道:“尚不知晓,已经向草原施压。”
皇帝听出了话外音,抬起一个食指,点道:“不管那个大单于之子要什么,先给他。”
话至此处,皇帝已然咬牙切齿,凸起鼓动的腮帮清晰可见,眼神飘忽一阵,幽幽言道:
“看来我大汉的诸侯王,当真一刻都不消停!”
是的。
皇帝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诸侯王,他们有这个人力、物力,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有很强烈的动机!
此时场间没有外人,刘彻说话也就没有顾忌,“当年淮南王让自己女儿在长安结交权贵,事后廷尉追查。”
“发现刘陵借着张次公的掩护,曾和北边有过接触!”
北边,自然指匈奴人。
此事刘据可是第一次听闻,难怪一听到奸细,皇帝立刻联想到诸侯王,实乃有旧例可循!
这一刻。
卫子夫凛然,刘据漠然。
皇帝脸色变换不定,只是须臾间,他便将种种情绪压下,拂袖起身,抬脚朝外走时,示意太子跟上。
“羌人反叛一事,你认为怎么办?”出了大殿,刘彻问道。
刘据边走边思,过了一会儿回道:“羌人实力再弱,也能聚起数万刀兵,涉及到兵戈,就不能轻视。”
“应当先暗中调集大军,囤于武威、陇西左近,以备不测,再遣使臣去羌人部落中试探虚实。”
“无论战与不战,朝廷都能占据主动。”
廊道间。
一众宦官宫女在后,皇帝、太子在前,刘彻思量片刻,问道:“方略没问题,细节处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刘据蹙眉,“大军调动时需隐秘,谨防奸细泄露军情……”“此为其一。”
皇帝脚步不停,神情生硬且冷酷道:“朕教你,其二,得派一个生性跋扈、素来目中无人的使臣去!”
“羌人果断反,最好,羌人迟疑不反,就帮他们反,朝廷调一次兵,难道要空手而归?”
“敢有反意,就是取死之道!”
这个刚猛的男人,一如既往的刚猛,皇帝问了方略,给了点评,却没有拍板要不要这么办,至少现在没有。
皇帝只说让刘据先去,此事他有计较。
一刻钟后。
温室殿。
绣衣汉子躬身站在下首。
“派人去查西边羌人部落的动向,记住,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