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246.第246章 绣衣御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6.第246章 绣衣御史(1 / 4)

第246章 绣衣御史

卜府。

卜家虽然赐爵关内侯,可家族底蕴差些,又是刚迁来长安城没几年,断然挤不进尚冠里那等拔尖的贵胄聚集区。

勉强在北第靠北处置办了一座宅子。

“父亲。”

卜式迈入后堂时,次子卜梁出门来迎,见父亲只是点点头,面色平淡,卜梁察觉到不对,挥手驱走下人。

“父亲,可是陛下御驾亲征出了事?”

他问话时神情紧张,卜式却很泰然,入了内堂坐定,随后才平静道:“陛下无事,匈奴退兵了。”

卜梁心中稍安,脸上疑惑却未退去。

“那……”

既然无事,父亲为何这番作态?

向来以和善富家翁示人的卜式,今天却显得心事重重,不复往日笑颜,脸上功夫都懒得做了。

“唉。”

端坐在榻上的卜式又叹一声,“为父非是忧心战事,而是忧心齐王啊。”

卜梁脸色微变,纵然四下无人,他仍旧不自觉的放低声音,好似在谈论某种禁忌一般,“父亲何出此言?”

“……据我观察,有过上次监国的经历,这次太子雷厉风行了很多,有些说一不二的味道了。”

说到这儿。

卜式眼神阴郁下来,“长此以往,谁还能记得陛下尚有他子?”

跪坐一旁的卜梁听懂了,也沉默了。

自己父亲如今官居御史大夫,可他的立场、处境,与当下的丞相石庆一模一样。

石庆曾任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多年,这层身份放在那儿,无论他以后调任何职,哪怕是三公之首。

旁人也永远都会记着他身上的印记——

前太子太傅!

而卜式的境遇与石庆类似,甚至绑定的更深,卜式先任齐国国相,辅佐齐王,后任齐王太傅,教导齐王。

始终绕不开一个‘齐’字!

这等关联之下,你入了京,担任了御史大夫,旁人难道会忘了你之前的履历吗?

不会。

反而由于众多目光的注视,被钉得死死的!

卜式很无奈,他知晓这一切都是谁在幕后推动,正所谓:天子让你争,你不争也得争!

圣意在前,藏于内心深处的野望在后。

卜式争了。

太子宫与猗兰殿冲突时,他不仅坐山观虎斗,还推波助澜,效果很不错,李家失势,皇四子一系元气大伤。

但也止步于此了,齐王最大的对手——太子宫,卜式多次尝试触碰,全都无功而返。

此刻又见太子声威大涨,他岂能不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父亲,储君一事急不得。”卜梁替父亲斟上一杯茶,缓缓道。

他心性年轻些,遭遇挫败反而比自己父亲更乐观些,也可以说是——

少敬畏,多野心!

“来日方长,一步步谋划,总能水滴石穿。”

听到次子这话,卜式心中颓然稍减,回想起先前宣室殿内的情形,神情慢慢郑重几分。

“吾儿说的是,急不得,有些事慢慢来。”

“科举已经定制,将来两年一次,下次……”他看向自己次子,“你温一温科举所考经义,下一次也参加吧。”

卜梁疑声道:“父亲不是说还需观望吗?”

“局势明朗了。”

卜式摇头,到现在这个程度,足以让他下注了,不止是卜家,朝堂很多大员之后估计也会跟进。

朝廷第一次开科取士里,寒士占绝大多数,登科录取的进士也多是寒家子出身。

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皇帝操纵的黑幕太大,至少光禄寺在初考第一遍评卷时,是严格按照才学来评的。

之所以寒门进士多,究其根本,是参加第一次科举的寒门子弟基数大!

换言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